第341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1732 字 2022-10-20

为了观赏泰山日出的奇观,杨士骧与龙谦住在了山上。玉皇顶有一大片建筑群,虽然破旧,但还是可以安置这帮贵客的。

杨士骧接到慈禧的密谕后暂时打消了借朝廷之手驱逐龙谦出山东的念头。慈禧的密谕中一方面斥责了杨士骧的无状,认为龙谦整顿山东军备,兴办实业、交通、教育等方面居功甚伟,朝廷岂能黜退功臣?另一方面却又表扬了杨士骧忧心王事的态度。杨士骧读懂了朝廷暂时不会动龙谦的意思,转而与龙谦合作了。一切有关修路、办校的事宜基本采纳了龙谦的建议。对于华源、中兴迅猛的扩张更是大力支持。山东军政首脑的密切合作,促进了山东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所以,杨士骧应邀在冬日登东岳观日出,心情很是愉快。

蹬了七千余级台阶,杨士骧毕竟不比年轻力壮的龙谦,到的山顶,用过素斋便安歇了。待随从从梦中将其叫醒,杨士骧才想起今日是要观日出的。于是匆匆穿衣起床,用热毛巾敷了面,温水漱了口,在几个贴身标营的陪同下出了道观,在前后打着灯笼的随从簇拥下,向东面的观日台走去。

借着朦胧的曙光,杨士骧看到身材高大的龙谦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两人颔首致礼,一言不发地朝前走去,静待东海日出。

天气还算给面子,大概十分钟后,天际亮出了曙光,一轮冬日跃出了云海。

“如此美景,大人是否留诗一首纪念?”龙谦微笑道。

“哈哈,”杨士骧裹紧身上的裘皮大氅,“当初李白初登黄鹤楼,看到崔颢的题词,顿时打消了诗情。有杜工部的《望岳》,我哪里敢贻笑大方?”

“哈哈,大人自谦了。”龙谦仰面大笑,朗声读出杜甫的望岳名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大人,身临其境,方能理解诗中的真义。泰山位列五岳之首,为历代帝王封禅之所。大人饱读史书,可能数得出计有多少帝王封禅泰山吗?”

“这个,倒要想一想。”杨士骧低头思索。

“其实,在我看来,泰山并未因帝王登临而增光,反不如老杜的一首望岳,竟能流传千古。”

“退思要讲什么?”杨士骧早知龙谦胸有珠玑了。

“总以为封禅可以炫耀功德,在我看来,反不如武则天立一块无字碑来的聪明。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千秋功过,后人自有评说。”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好,好句。闻听退思有捷才,杨某倒想欣赏退思泰山登临的佳句了。”

“龙谦以为,历史是公正的,只要于国于民有功,总会被历史所记录。大人,如今我山东欣欣向荣,再有数年,必是海内第一等的富裕省份,历史必将记录下大人治鲁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