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为何?”
“大人,因为华源搬迁之故,很多厂子迄今尚未正式开工。预计销售和盈利会下降三成左右……”
这是预先捏好的口径。但不是事实。搬迁确实影响了,但没那样大。老华源与机器局合并,缩减了工厂的数量,相关业务进一步合并,一些前途不大的厂子被卖掉了,比如蜂窝煤厂,铁炉厂等。而盈利最大的制衣厂和中兴的纺织厂合并,向国外订购了更新的机器,新机器是直接运至济南安装的,济南的厂子开工,沂州的厂子尚未最后关停。
“唔,军用厂的炮弹、子弹都卖给了谁?”杨士骧将目光投向了龙谦。
“大人,军用分部是华源和第五镇共同管理的。这位宋处长晋国,是我第五镇后勤处长,他便是第五镇派往华源军用分部的代表之一。之所以这样做,是确保枪炮子弹不流入民间。新华源组建之前是不能生产枪炮子弹的,机器局可以产,但量很小。徐大人就在这里,他可以证明。之前的机器局也造不了枪炮,只能做些简单的修理。现在基本可以生产炮弹、子弹和步枪了。大炮方面,还只能生产结构简单的炮击炮和掷弹筒,山野炮我们还做不了。”龙谦端起杯子喝了几口水,“第五镇自组建以来,所有的军械兵部不曾拨付一件,完全是自筹。主要购买了德国人的武器。这个,我有专折上奏,太后是允了的。机器局目前的武器弹药,基本供应本镇,少量提供巡防营。按照一般的计算,部队进入战时一日的消耗量为一个基数,目前第五镇储备的弹药只有三个半基数,距离目标还很远。所以,军用分部尚无向外销售军品的能力。而且,下官以为,在战争危险来临之前,军用分部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武器,提升制造能力,不宜大规模生产武器弹药。”
“徐大人是机器局元老,可有话说吗?”杨士骧问坐在龙谦左手的徐建寅。
“如果没有合并重组,机器局已是穷途末路。没得辜负了丁大人的一片苦心。说实话,华源提出与机器局合并,下官是心存顾虑的。唯恐辜负了朝廷和山东地方,但现在下官的顾虑彻底打消了。经过合并,我山东军械制造水平大为提高!下官简直不敢相信,龙军门竟能用一款新式机关枪换取德国人一条完整的炮弹生产线和一座修理厂!当前华源的军工生产研究比起一年前强了数倍。假以时日,山东必为我大清之军工重镇无疑!”徐建寅慷慨激昂地讲了一番。
杨士骧想听的是华源所谓的军工分部生产能力及产品去向,是否真如龙谦所说尚不足满足第五镇所需,可徐老头却大大夸赞了华源与机器局之合并,为龙谦唱了一曲赞歌。
杨士骧涵养是有的,“仲虎兄,你是咱大清屈指可数的军工元老了,又留过洋,且对汉阳厂的情况也十分的了解,依你所见,华源实业在军火制造上已经超越了张香帅吗?”
“然!华源和中兴已经形成了互补关系。特别是火炸药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我山东已是国内最大的火炸药生产基地了。而且,沂州的钢铁已经建设了两期,连轧钢也要上马了,都知道军火主要是钢铁和火炸药,具备这两大条件的其他地方真还没有!何况自组建军械研究所后,华源和中兴的军火制造将摆脱仿制的窠臼,老夫从年轻起便一直希望能造出咱大清自己的武器,忙碌了大半生,没想到竟然会在山东实现。”
杨士骧沉默片刻,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缉之兄和仲虎兄所言,本抚听了至为振奋。不过,华源乃私人所有,而机器局是朝廷的资产,二者合并,如何处置啊?”
“股权,只要处理好股权就没有问题。华源的账务是清楚的,大人一看便知……”周学熙讲解了一番华源股权管理办法。杨士骧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破绽。
“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带本抚实地观看一番如何?”
“大人视察新华源乃是对公司最大的鼓舞。大人请。”龙谦站起身做了个手势。
第十九节 杨士骧的困局
罗筱才没有料到,杨士骧对华源公司的视察竟然进行了三天,将军品分部的厂子全部看过,民用分部的大部分厂子也看了,特别是在卷烟厂和纺织厂待的时间最长,每个厂子都待了半天,把每个车间都走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