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谦与宁时俊商定,对巡防营的整顿,先选择试点。这个试点,就从武定府开始吧。
第二十五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二)
十一月十一,卸任沂州知府的唐绍仪来到济南。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陈淑及刚满周岁的龙振华。
自接到旨意,整整六天,唐绍仪都泡在了酒席上。宴请他的不止是沂州官府,商会,华源公司甚至还有军方都设宴为他送行。无法推辞,只好整日泡在酒席上。
唐绍仪对于自己新的任命,心情是复杂的。之前,他根本想不到自己会从知府之位直升巡抚。尽管老主公袁慰亭如今位高权重也做不到,他推测原因,大概是因为满洲日益紧张的局势吧,有资格担任奉天巡抚的都不愿往那个火坑里跳。
朝廷在日俄关系日益紧张的当口在满洲搞官制改革在唐绍仪看来是不明智的。东三省所设的将军如故,徐世昌也就没能坐上东三省总督的位子,这个位子给了赵尔巽。或许是朝廷看出袁慰亭的野心,既然许了自己奉天巡抚,就不能再任命袁世凯的另一位挚友了。
袁慰庭显然不满足将自己的势力局限在直隶一地,他看中了满洲了。而太后显然不糊涂,不准袁世凯过多地染指满洲。
这两年多来,唐绍仪一直与袁世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书信不断,基本上半个月通一封信。袁世凯关注着龙谦在山东势力的增长,总是要索要有关蒙山军的军力及鲁南实业的情况。起初唐绍仪是尽心收集情报,原原本本地汇报给袁氏的,后来就不免有些敷衍了。
为什么会这样?唐绍仪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答案是已经将鲁南当做了自己的基业。
唐绍仪对于军事一窍不通。蒙山军的军事会议基本上不通知唐绍仪参加,但鲁南实业的兴建却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了。留学过美国的唐绍仪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完成和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什么情景,和詹天佑等同学一样,唐绍仪也抱有实业救国的梦想。对比中国和美国,落后是全方位的。如何追赶上去,在他看来,兴教育以培养人才,办实业以厚国力是强国的不二法门。回国后进入官场飘荡了这么多年,自己的梦想竟然在鲁南得到实现。
龙谦引入山西票号筹集资金打造华源及中兴两大实业集团的做法深得唐绍仪激赏。尤其是龙谦为华源和中兴拟定的公司章程令他钦佩不已,不愧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眼光就是比土生土长的同胞强!
短短两年多,华源实业从无到有,如今已是资产过千万的庞然大物,拥有了几十个厂子,从发电、采矿炼钢到民生所需的林林总总的物事,板着指头都数不过来。放眼全国,即便是张之洞苦心打造的汉阳工业基地,也比不上华源一家了!何况西面还有一个实力不次于华源的中兴!
办实业需要眼光,更需要方法。唐绍仪正是从华源的组建到兴旺看到了龙谦超人的才气,比如股权的设置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薪酬制度的设计,广告之宣传,消费之诱导以及市场之培育,几乎都是按照龙谦划定的框架进行的。尤为可贵的是,龙谦非常注重公司内部制度的指定和执行,严格奉行各司其职的原则,股东会是出资人机构,董事会是由出资人代表构成的为股东会负责的,经理层是董事会聘用执行董事会确定的经营方向,实现董事会确定的经营目标的。而他自己之躲在幕后充当董事会顾问的角色,从来不干预公司的具体运作。而且,劝告官府也不要参与实业公司的具体业务。
唐绍仪尤其欣赏龙谦对他说的一段有些粗俗但含义深刻的话,实业公司是什么挣钱干什么,官府是什么不挣钱干什么。举例说明吧,实业公司开酒楼,官府修公共厕所。官府的钱从哪儿来?收税呀!实业公司越发展,你收的税不是越多吗?但税收上来怎么花,却能量出政府的水平。
这段话很有意思。不与民争利是儒家正统的观点,但没有哪个朝代,哪个政府真正做到。比如盐铁专卖的历史有几千年了,汉代还有过关于盐铁专卖的激烈争论。为什么盐铁专卖,还不是其利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