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淑姐姐来了吗?”郑婵惊喜道。
“不是,是小娴。淑儿孩子小,实在是走不开呀。”
“哦。我应该去趟沂州看看淑姐姐的。”郑婵想起了陈淑。那时陈淑在医护所工作,没事常跑到郑婵屋子里聊天,逗一逗毛毛。比起陈淑,郑婵和陈娴就陌生了许多。
想起了丈夫刚才的叮嘱,尤家并不知道他们的大靠山本就在兖州,但竟然没有上门贺喜,而是悄然去了峄县。不过,总算有个可以说话的人了。
当郑婵得知陈娴和其母将从兖州回郑家庄时,立即动了回去看看的念头。她从那片大山里出来已经两年了,常常在梦中回到那片土地。
“啊,我娘也在庄里呢,能不能搭你们的车一起回去一趟?”郑婵抓住陈娴的胳膊摇晃着。
“你的身子重了,行吗?再说了,周标统不放心你回去吧?”
“才六个多月,应当没事的。”这个念头一起,郑婵渴望回到老宅的心情更加迫切起来。
办喜事的特点就是乱。总算找了个机会,郑婵将自己的打算跟周毅提了,周毅沉吟片刻,“担心你身子重了,这么远的路……”
“做马车嘛,很舒服的。陈庄主的家人都回去,正好做个伴……”郑婵的眼神里透着哀求。
“别急。反正他们也不是今天就走……”上门道喜的客人很多,沂州官府的人大多认识周毅,不停地过来打招呼,郑婵立即知趣地离开了丈夫。
三天后,郑婵终于坐上了尤氏和陈娴的马车,沂州的两位保安以及周毅派出的三名骑兵护送女眷们去了郑家庄。早晨走的早,黄昏的时候,坐在马车上的三个女人已经可以看见郑家庄北门外的那座望楼了。据说那是一百五十年前郑家庄一位通过科举入仕的京官为其老母修的。登上望楼,可以眺望千里外的京城。现在望楼上依旧飘扬着蒙山军鲜红的军旗,军旗的式样依旧,只是去掉了当初宁时俊手书的三个大字而已。
看到望楼,郑婵的眼圈红了。尤氏也很激动,时隔两年,总算又回来了。
郑家庄的北门仍立着蒙山军的岗哨,军服的式样与兖州驻军完全一样,进入熟悉的街道,郑婵惊奇地发现街道上的兵很多,她以为蒙山军的兵都进了兖州和沂州了呢。
“啊,还有这么多兵啊。”郑婵轻声道。
护卫他们来的二标警卫连吴班长笑道,“这儿扎着预备役司令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