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禄在8月12号向慈禧汇报了防御部署,十几万军队的任务是分配下去了,除掉仍留在南苑的马玉昆部,包括奉慈禧旨意出城御敌的董福祥部都撤回了京城。主力面向东南部署,那里交给了董福祥的武卫后军。荣禄也清楚,什么神机营、虎神营、护军营,都是上不得阵的老爷兵,让他们遛鸟、吹牛、听戏逛窑子个个是把好手,让他们打仗,就别想了。所以,荣禄心思重重,神色凝重,“太后明鉴,守军虽多,能战之兵聊聊。眼下也只能靠董福祥的甘军了。便是奴才统带的武卫中军,逃兵日多,实不堪战……闻听洋兵已出通州,奴才之意,还要早做打算……”
慈禧明白荣禄的意思,她虽久居深宫,对京师驻军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京兵基本没有训练,吃空饷的比例没有在三成以下的,甚至将发给的武器卖了换钱……靠这帮大爷守城?
不过,就算弃城而走,去哪里?怎么走,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慈禧默然良久,突然提到了在天津近郊重创联军的那支山东兵,“他们在哪里?进城了吗?”
“回太后的话。山东兵自痛歼西摩尔联军后,曾在西沽以北与北犯的英日联军激战连日,杀伤敌寇甚众,保证了北仓一线的侧翼安全,此战乃马玉昆亲眼所见。但随后失去了该部之消息,该部并未遵旨进京。前日奴才曾派人到南苑问讯,马玉昆说他也不清楚……山东兵不过千余,奴才估计,怕是湮没于乱军之中了。”
“可惜了。山东军带兵之将何人?搞清楚了吗?”
“奴才细查过,袁世凯亦有回复。他们本是蒙山盗寇,被袁世凯所招安,编入武卫右军。其首领被授予标统之职。姓龙,名谦。此人在美国长大,仰慕故国,独身回国,却被蒙山寇所裹挟入伙。估计所部归降袁世凯,与这个龙谦心怀故国的有很大关系……”
“唔,你不说我倒忘了。崔玉贵曾回话来着。若再有几个龙谦,局势必不至此。”慈禧终于想起了心腹太监的回奏,非是山东兵不遵旨,而是战事激烈,无从撤退。
荣禄唯唯而已。这句话一扫一大片,明着指责大家的无能,自然也包括荣禄在内。
慈禧并未结束这个话题,“标统?”袁世凯给龙谦的职务让慈禧感到陌生。
“袁世凯曾上奏过兵制革新之议。兵部也曾研究,不过没有实行。武卫右军目前也没有设置标一级的编制。标统应当属于协一级编制吧,比营要高一级。”荣禄解释道。
绿营旧制,省下为镇,镇的长官为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为绿营的基本战术单位,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辖汛,长官为千总,把总。
武卫军进了一步,特别是热衷于军制革新的袁世凯部,已经取消了协、汛的编制,代之以翼、队,但营的编制照旧。但武卫右军并未设标,所以,他给龙谦的标统,本就是一种敷衍。
“授龙谦副将之职吧。将山东兵在天津的战绩传谕各军。我就奇怪了,山东兵能打的洋人落花流水,为什么其他军队就不行?一个归国之人尚且懂得报效朝廷,率军死战,那些吃着朝廷俸禄的提督总兵们为什么就一触而溃,还要谎报军情!裕禄该杀!李秉衡该杀!”慈禧说着说着便怒气勃发。
荣禄急忙跪倒,“奴才该死……”
“起来吧,”慈禧换了口气,“仲华,你要切实掌握好军队,勿负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