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人兄,响应东南互保的倡议吧。我们不能跟着他们发疯!”袁世凯终于做出了决定。
“可是,这样必定得罪朝廷。”徐世昌是赞同袁世凯的决定的,但又想到了另一层,以袁世凯的资历威望,怎么能跟那三位疆臣相比呢?“慰亭,还要找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方好。”
“那里有什么两全其美?”
“其实是有的。别忘了聘卿。”
袁世凯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招降龙谦?”
“正是。给他一个名义算不了什么,花上些银子也不算什么,只要他肯以武卫右军的名义出兵,一切都好谈。”
袁世凯以拳击掌,“妙极!这一石二鸟之计,也就是大哥你能想得出来。真是妙之极矣!”
徐世昌重新找出了王士珍写来的信,“仆跟随袁公久矣,自信袁公定当以北洋大局为重,接纳龙谦所部……可遣要员赴郑家庄,商谈归顺事宜,龙谦当倒履相迎……”
“慰亭,少川这一趟也不算白跑。至少确定龙谦确有归降之意。你拿个章程,让少川再去一趟吧。”
“此事不宜久拖,越快越好。还是劳烦大哥亲自走一趟吧。”袁世凯很快就下了决心,“大哥完全可以代表我。若是龙谦愿以武卫右军的名义立即北上勤王,一切好谈……”袁世凯越想越透彻,京师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即使龙谦有其他的心思,又能坏到哪里去?“大哥,招安的关键在于龙谦所部以武卫右军的名义迅速离开沂州北上勤王,这条是一切的基础。”
“我晓得。”徐世昌对袁世凯拱拱手,“事不宜迟,我这就准备下,明日便动身南下。我倒要看看,这个龙谦是何等人物。”
第二天,将细节细细考虑了几遍的徐世昌只带了唐绍仪和一队亲兵离开了济南,一路向西,先到兖州,见过了曹锟后,给曹锟看了袁世凯的手令,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一切听从徐世昌调遣,不得怠慢延误。
曹锟是知道徐世昌在袁世凯心目中的地位的,唐绍仪刚回去,没两天,徐世昌便出现在兖州,意味着什么,看似憨厚但心思玲珑的曹锟猜了八九不离十,“大人有何吩咐?”
“你立即准备一千五百人的军装,以及十万两白银,运至邹县。”徐世昌一面喝茶,“还有,准备一批军械,特别是子弹,尽可能的多。”
曹锟假意不懂,“这是要打郑家庄吗?”
徐世昌叹了口气,屏退左右,“仲珊,京师大乱,社稷危殆。朝廷调咱们勤王。十万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