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川先生大才槃槃,名满天下,龙某早有耳闻。”龙谦哈哈笑着说。
唐绍仪纳闷之极,无论如何,他算不上名满天下,现在不过是袁世凯的文案而已,便是武卫右军的将领们,也没几个真正尊敬自己的。至于大才槃槃,他倒是有几分自负,龙谦这样奉承,令他深为感动。
喜欢听奉承话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唐绍仪不能例外。
唐绍仪总算见到了这个令袁世凯和徐世昌头疼不已的响马头子:五官透着剽悍的神色,身材高大魁梧,没有留辫子,却用一根细细的黑色布条扎住了头发。
“唐某奉抚台袁大人之命来此……”
龙谦打断了唐绍仪的话,“少川先生鞍马劳顿,今日就不谈正事了。先吃饭,休息,明日龙某再聆听教诲。请。”
唐绍仪无奈,只能客随主便。吃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饭,龙谦领到一间干净的客房休息。抓住机会,递上了徐世昌的手书,说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政治经验而言,唐绍仪此时还是刚出道的雏儿,总是急着想将事情办成。
龙谦没有拆信,“既然你惦记王先生,也好。明日早饭后,我安排你先见聘卿先生。你们先谈。如果想见被俘的其他人,也可以。正好龙某明日还有些急办的琐事,咱们明晚再谈这个?”他扬扬捏在手里的信封。
这一晚,情商一向很高的唐绍仪睡的十分安稳。但蒙山军高层却开了半宿的会,商议袁世凯的条件。
徐世昌的信中,还是放不下面子,官军因为不愿意涂炭生灵,所以才派唐绍仪为特使前来,要求蒙山军释放王士珍及被俘官兵,却不愿意说出赎回的字样,而是提出愿意给蒙山军两万两白银的“赏赐”,同时,还要求蒙山军撤出费县。
宁时俊宣读并解释了这封信的意思,让蒙山军与会的将领们哄笑起来。陈超也在笑,但他很是欣慰。龙谦断定经元庄之战后,官府已无力在短时间内发动新的进剿的判断被验证了。而且,瞧这样子,官府走招安一途大有希望,这是陈超及萧观鱼申无病等自治委员会成员所愿意看到的。
龙谦讲了他的打算,经过讨论,算是基本统一了蒙山军高层的思想。
第二天,唐绍仪见到了气色很好的王士珍,甚至得着机会单独与王士珍密谈了一个时辰。然后,骑了马去看了几处“战俘营”,见到了成群的官军俘虏。看上去他们还不错,不像是被虐待的样子。
当晚,龙谦再次接见了唐绍仪,算是正式的谈判。龙谦向唐绍仪介绍了蒙山军的两位副司令和参谋长,对于唐绍仪代表袁世凯提出的赎回军官的要求,龙谦没有正面答复,而是对唐绍仪说,“少川先生,他们的情况你已经见到了。所有对蒙山军的污蔑都可以打消了。事实上,聘卿先生在这里过的不错。我相信你可以将真实的情况汇报给袁世凯将军。我之所以善待攻杀我军的官军俘虏,是因为不想与官府长久对抗。每一个官军或者蒙山军官兵的阵亡或者伤残,都是国防力量的损失。这个话,我已经说了无数遍了,在给袁世凯将军的信上讲过,对王士珍先生和被俘的官军将士们也讲过。自道光年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受到列强的凌辱,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视为奇耻大辱。现在,京师正在发生着足以影响历史的大事件,或许在一个月之后,列强们,这次不单是英法了,可能是八九个国家,再次侵略我们的国土。我所领导的蒙山军有一个理想,就是抗拒外敌!哪怕我本人倒在国战的战场上,也算死得其所!所以,我不要袁世凯的银子,只要他眼光放宽阔一些,将蒙山军视为友军而不是敌人!做到这一点,蒙山军可以全部释放被关押的官军将士。而且,如果国家需要,蒙山军可以代表他袁世凯,北上勤王,与外国联军决一死战!这些话,希望你带给袁世凯和徐世昌,徐先生不是袁世凯将军的首席谋士吗?希望他能说服袁世凯将军。”
这些话令唐绍仪感到震惊。其中一些词语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并且准确地理解了其中的含义,“龙先生刚才所讲的,唐某深表赞同。不过,能不能这样理解,你们愿意归顺朝廷?”
“是的,”龙谦肯定地说,“蒙山军不是造反,是被逼无奈。但是,我们归顺朝廷,是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