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谦最后这段话冲淡了起先强调军纪的严肃。军官们都笑起来。
周毅与郑婵的婚事定于腊月二十六,日子是帮周毅挑的,没有问专业人士。龙谦说,三六九,不问阴阳只管走,这个日子就蛮好。于是就这样定下来。
程式也大大简化了,除了男女方各找了一个媒人,其余如纳吉,问名,过大礼那一套全部省略。周毅自幼跟随叔叔转战四方,根本就不讲究古礼,他也不懂那套繁琐的礼节。而女方现在根本就没资格讲究了。
商议后,根据温氏的提议,新房就设在温氏他们所居的院子,将王月蝉居住的西厢腾出来,张红草领着二丫等几个女兵将屋子打扫一遍,换了窗户纸,贴了剪好的红纸喜字,就算布置好了新房。龙谦让娶过亲的老宋出面找了些乐手,找来了轿子。
按道理男方是要给女方送一点彩礼的,但周毅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祖传的一只玉镯子,这玩意是亡母遗留的唯一值钱物件,还算有点意义。当土匪这么多年,周毅经手的财物也不少,但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留两件值钱的东西。仓促之间还是冯仑从张前庄赶回来,给他送来一条檀珠项链,三十个珠子个个均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周毅连声感谢,冯仑笑道,这算啥,等我娶媳妇时你给我一件玩意就是,哈哈。
龙谦说了话,老宋拿出了二百两白银作为聘礼。周毅推掉了,心想从郑家搜刮的银子是这个的几百倍,现在这算什么?
女方也要张罗,温氏哪里还有心情,只能由王月蝉张罗。从温氏随身带着一直没有被没收的衣料中找出了两匹喜庆颜色的料子,为郑婵抢做了两身喜服,王月蝉和温氏每人从自己随身的首饰中选了几样赠送给郑婵,王月蝉给的是一对耳环和一条碧玉簪子,温氏给了女儿一对自己长戴的玉镯,就这样“寒酸”地将女儿出嫁了。
郑婵临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怕次日不好看,温氏努力忍着心中的悲酸,跟女儿唠叨了半宿,再三叮嘱,直到天光放亮,王月蝉进来,催促小姐略微睡一睡,她还要为郑婵打扮呢。
在喜庆的锣鼓唢呐声中,周毅像个倒插门女婿,就在温氏的院子里与郑婵成了礼。根据周毅的要求,龙谦代表男方家长,温氏代表女方家长,分别受了一对新人的拜礼。
倒是根据地的乡绅们,听说周副司令娶亲,都上了一份还算丰厚的礼金。
又过了两天,在陈家崖,龙谦主持了孙裁缝与孙娟的更为简朴的婚礼。
第二十五节 自治委员会的设想
一连办了两场热闹的喜事,庚子年的春节蹒跚而至。蒙山军占领下下的村庄,抛去那些在最近战事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这个年,还是有喜庆气氛的,特别是那些赤贫户,没有了年关的逼债之难,家家都可以包上一顿饺子,甚至可以吃上一点肉了。临近年关的那几天,最忙的就是村里的磨坊了,几乎家家都要磨上几斤白面,或蒸馒头,或者用来包饺子。
这是蒙山军进驻后带来的变化。想到债务的减轻,明年可以作务自己的土地,想到已经引来了昌河水,亩产是一定可以增加了。明年,应当比今年更好,大部分的村民,对蒙山军都存了几分感激,希望这支纪律严明几近秋毫无犯的军队,永远镇守在这里。
年关前龙谦指示后勤科要逐户慰问军属和烈属,送去米面肉和钱。两次对沂州官军作战,几十号农家子弟阵亡,几十号负伤,一些人怕是要终身伤残了。龙谦要求宋晋国制定不同的标准进行慰问。对于烈属,龙谦带着司令部的军官们逐户走访,送上了对他们的慰问和关心。
陈家崖是龙谦去的重点。那些死于蔡成勋穿插支队之手的村民,也享受了烈属的待遇,每户拿到了五两银子,一袋面粉和二斤肉。肉是张前庄的申财主提供的,因为部队也要聚餐,不够,宋晋国又向村民们买了几十口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