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让你的兵修渠?”
“当然。我会亲自带大家干!那条山梁,就交给我的部队。现在就要仔细计算一下工程的可行性和工程量的大小了。这方面你有没有人才可用?”
“庄子里哪有懂水利的人,郑家庄倒是有人会打井,风马牛不相及啊。”
“没关系。其实也不难。你先跟白魏萧先生商议商议。郑家庄这边的工作,我来做。”
龙谦跟罗同秀、程大牛说了,程大牛一口答应,但罗同秀有顾虑。罗秀才的地也在南边,水渠修成了与他实无多少好处。又担心河水被截留影响自己的收成,支支吾吾的。龙谦笑着跟罗秀才说,“罗先生,你这就不如大牛兄有气量了。大牛兄所分的地也在那边,他就没有在意嘛。何况,你怎么知道这边一引水,那边就没水了呢?你现在是自治委员会的副主任,心里想的,可不能只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啊。放心,蒙山军做事,绝不会扶一家,损一家。陈家崖和白魏富起来,于郑家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其实也用不着做更多的工作,郑家庄的村民们一来感激蒙山军的义举,二来慑于蒙山军的军威,敢当面反对的真没有。何况,还有一小半的村民会因为引水而受益,所以,郑家庄很快就通过了饮水工程的决议。
秋粮已经收完了,庄户人都闲了下来,漫长的冬季一般都是闲散的季节,寒露过后,引水工程就将正式启动。陈超等人已将整条水渠划分为三段,分别由三庄“承包”,最难的一段,即那道山坡的工程则由蒙山军负责。
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三庄都像是过年似的,热闹非凡。三庄分别举行了开工仪式,杀牲祭奠,鸣炮开工。
龙谦亲自带他的参谋组用土办法测量了小山坡的工程,开始在背靠湖水的另一面凿洞,准备用爆破的方法开凿一条明渠。
“这是个技术活。咱们没有专业工兵,要知道,现代军队,工程兵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我们也要建立工兵部队,若是有矿工一类的人,注意招揽过来。”龙谦对宁时俊等人说。
第三十一节 变化(七)
郑家庄的招兵工作共进行了三天,招收青壮年三百余人。超出了龙谦的预计。招兵工作的顺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郑家庄原乡兵队长田书榜的投诚。
田书榜在那天晚上被封国柱的四连所俘虏,他的身份很快就被查清了。乡兵队长郑忠已死,郑经逃走不知所终,这支颇具规模的乡兵对最高首脑就是田书榜了。
田书榜的身份一经甄别,龙谦立即审讯了这个膀大腰圆的东北大汉。
田书榜一开口,让龙谦楞了下,“原来你是东北人!老家是东北什么地方的?怎么跑到郑家庄为郑经卖起命来了?”
田书榜有点光棍气,对于龙谦的问题,没有任何隐瞒,一股脑儿都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