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时俊觉得不错,像首军歌。
“嗯,不错。这首歌谁都可以唱,不带什么政治倾向嘛。”龙谦吟哦了几遍,拿起他的铅笔,想在宁时俊的稿子上改了几个字,“最后两句改一改吧,细柳营?有几个人懂细柳营是什么意思?‘抗击外侮上战场,保家卫国传捷报。’嗯,就这样了。”
宁时俊觉得龙谦的改动破坏了原稿的文采,“抗击外侮?难道咱们不对中国人开枪吗?咱们不打官军可以做到,官军不打咱,咱可说了不算。”
“那是两回事。军队的使命在外不在内,这种教育还是要及早。”龙谦笑着抖了抖写着歌词的那张纸,“行,不愧是秀才老爷,给你记一功。等到咱蒙山军成了气候,你就可以吹啦,军歌都是俺老宁写的嘛。”
“嘿嘿,我就等着真有那么一天。”
“会的!放心吧,只要咱们齐心合力。”
“曲子呢?那玩意我可搞不了。”
“这个我来!”
龙谦很快就作出了曲子,还是和上首一样,宁时俊觉着自己的歌词配不上慷慨激昂的曲调了!
军歌就这样唱响了。每日三餐之前,都要列队高唱军歌。当然,龙谦一句句给大家解释了歌曲的意思,那些还没什么头脑的兵们并不在意歌曲的含义,只是觉得这歌子唱的蛮带劲的。
第二十三节 伙食问题
“老宋,”龙谦喊过宋晋国,“你这个大食堂的管理,必须改善了。”
对于龙谦层出不穷的新名词,宋晋国和其他骨干一样,已经习惯了,明白龙谦是对大伙房的伙食不满意。
除掉设在医护所旁边的小伙房,目前全军只有一个大伙房负责包括百余名俘虏兵的一日三餐,在很多地方因粮食紧张保持古老的两餐制的情况下,对俘虏兵也给予一日三餐管饱之待遇,宋晋国这位后勤大总管是有意见的,若不是龙谦开辟了商路,不断从山下购回粮食补充,原有的库存早就告罄了。所以,龙谦提出大伙房的伙食质量问题,老宋不以为然。
“队长,”老宋是山寨固守对龙谦旧称呼的少数人了,这也表明了他与龙谦的关系,“咱就这点家当,你让我做无米之炊,我可做不了。”
“不能再说是无米之炊了嘛。迟春先和江云不是不断按照你的要求进行采购吗?”龙谦示意宋晋国坐下,“部队训练量大,士兵们的体力必须跟得上才行。这可不仅仅是个吃饱肚子的问题了。我觉得你的菜太少了,花样少,量也少,另外,主食至少可以增添些花样嘛。不至于每天都是窝头和玉米面大饼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