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过奖。”
二人寒暄几句后,道别散去。
朱祁钰抬头望天,晴空万里,方才心中的阴霾被于谦一点拨,顿时烟消云散,胸中除了舒畅之外,再没有其他不适的感受。
朱祁钰一边走,一边想该如何进宫跟皇兄说,谁知没走出太和殿几步便被一个小太监拦住。
“郕王殿下请留步,皇上有请。”小太监深深弯腰,毕恭毕敬道。
朱祁钰嘴角微微上扬,“带路。”
大明皇宫气势恢宏,方圆数百里皆为皇家属地,宫廷别苑更是气派非凡。
小太监引着朱祁钰穿过小桥流水,径直来到御书房。
推门而入,朱祁镇手捧奏折翻阅,眼神游离,大太监王振服侍左右,手中拿着毛笔批红。
正常人一眼便能看出朱祁镇心思不在奏折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祁钰俯身行礼。
对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朱祁镇没有丝毫架子。
见朱祁钰前来,朱祁镇搁下手中的奏折,上前将朱祁钰搀扶起来。
“贤弟,我们之间就不必如此了,来来座。”
说罢,便拉着朱祁钰在一旁坐下。
看着朱祁镇脸上堆满的笑容,朱祁钰实在是想给他一拳。
很显然,这份笑容必然不怀好意。
果不其然,朱祁镇连寒暄都省了,直奔主题道:“贤弟呀,这次朕交托给你的炼铜事务,切不可马虎大意,我大明富国强兵,可就在此时了。”
话锋一转,朱祁镇继续说道:“铜矿产地,大多是在山西等地,朕顺便委任你为山西巡抚,也算锻炼一下你的能力。”
被如此委以重任,如果是普通臣子恐怕早就纳头谢恩,可惜这是朱祁钰,他这位王爷不吃这一套!
何况他有于谦给他的锦囊妙计,胸中更是多了几分底气。
朱祁钰当即说道:“皇上,臣弟以为大可不必去山西,近日臣弟游走集市听闻鞑靼南庭发现了一处金矿,若能为我大明所得,价值必然不下山西铜矿,而且直入鞑靼南庭,更显大明天威。”
建功立业,大明天威?
这几个字让朱祁镇头脑一热,要知道老朱家往上数几代都是揍过鞑靼人的,作为老朱家的后人,他朱祁镇心中何尝不想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宣扬大明天威。
更何况他本就是二十来岁的少年,胸膛之中更是有一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