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页

“……”房遗爱知道自己闯祸了,跑过去扶着李恪回到了山道上,此时李恪俩腿还有点哆嗦呢,他靠着山壁大口的喘着气,“俊哥,下次可别这么玩了,为兄可不是九命猫,没有重生的本事。”

“你还有脸说,为德兄,你刚看啥呢,看的这么入迷!”房遗爱觉得李恪这是自找的,想当个豪放的诗人,感受下山里的凉风,那也找个安全的地方啊。

“没看啥,为兄只是在想事情而已。俊哥,你说这嚎哭岭里有什么东西呢?”李恪的声音有点颤抖,可以看见他的眼里多了一丝异样的光彩。房遗爱不想打击李恪,可还是蹙眉道,“为德兄,莫怪小弟说丧气话,就算这嚎哭岭藏着仙丹,对你也没有什么用处。你抬头看看吧,这天变不了,你也没有补天的机会。”

房遗爱希望李恪能够明白一个道理,但凡上位的人,不仅仅是因为外力,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当年隋末不乱,李唐就是再有能耐,能取而代之么?如果不是商纣王自废武功,姬发又能兴兵朝歌?如果历史上李承乾没有自甘堕落,又岂会有李治出头的机会。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只能尊重现实,如今李承乾越来越像个储君,李恪就是再有能耐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既然选择了当个逍遥王爷,就不能有那么多想法了,不管嚎哭岭里埋着什么,那都跟李恪没有任何的关系。

李恪缓缓地低下了头,他的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朝阳穿破迷雾,柔柔的洒在光秃的山道上,“俊哥,你可知道,为兄不甘心的。小的时候,每次考核,我都要力争最好。为了能够帮上父皇,我甚至随几位老将军学了战阵之法。可是,你看看,我现在算什么,整日里嬉笑玩闹,连我都快不认得自己了。”

“为德兄,你不甘心,那杨妃甘心么?她在宫里忍受了那么多年,为的又是什么,你想争,可有没有想过她的感受。大唐的天变不了,太子哥对你不好么?你为什么不能等,等太子哥真的登基后,你还怕没有用武之地么?”

房遗爱不愿看到李恪走上一条不归路,前有李泰的前车之鉴,应该小心些才对的。而且李恪也不是李泰,李泰有长孙皇后保着,就算他犯了谋逆之罪,李世民也会留他一条命。可是李恪呢,他要是敢谋反,那绝对是死路一条,甚至李愔也会陪着李恪一起死。

也许有些冷酷了,可这就是现实,同样是女儿,做为长公主的襄城享受到的待遇却不及长乐的十分之一,同样是儿子,杨妃的儿子也比不上长孙皇后的儿子。杨妃小心翼翼的活着是对的,她不能错,她的儿子更不能有错。

想起杨妃,李恪有些颓废的蹲下了身子,杨妃受了多少的委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当年罗艺叛军西进,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当时如果不是杨妃拦着他,他也许早就大闹太极宫了。如今再想起当年的情景,李恪也是有些后怕的,如果当年真的跑父皇眼前闹,那他李恪就不会有今日的好日子了。

蹲下身子,房遗爱伸手拍了拍李恪的肩膀,“为德兄,你是个聪明人,你该看得清太子哥的,他不是父皇,更不是李泰。只要你真的一心为大唐,他为什么不用你?莫要忘了,你们是兄弟,当年杨素又如何,杨坚不是照样给了他足够的权力么?”

如今的李恪,需要一点信心,而李承乾就是李恪的希望。同样,李承乾也是房遗爱的希望,这位太子哥宽德仁厚,远没有李世民那么的冷酷无情。当然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李承乾能够顺利的登上皇位,如果中间出点变故,让李治冒头,那一切就都变了。李治那个鼻涕虫不是啥好玩意,没有主见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这家伙私心很重,让他上位,他房二公子估计连两年都活不了。

李恪和房遗爱唠叨了许多,一直等到有人喊他们去吃早饭的时候,两个人才离开那条狭窄的山道。

丁老八不愧是挖祖坟的行家,火势烧了十几个时辰,总算小了下来,这时再去看嚎哭岭山林,除了黝黑冒烟的土灰,原来的雾气早就不见了。毒气是怎么形成的,房遗爱并不怎么关心,只要毒气没了就好,不过现在也不可能进嚎哭岭的,地上温度很高,再加上天色已黑,谁知道嚎哭岭里有什么危险呢,所以还是等到第二天一早进去的好。

休息了一晚,天亮后一行人就进了嚎哭岭,一开始众人还是非常小心的,待确定一点毒气都没有了之后,一行人才敢踩着松软的灰尘往里走。这把火放的够大的,都过去二十多个时辰了,好多地方还冒着火星子呢。由于早上有潮气,再加上烧过的地方温度又高,导致这片地方湿热湿热的。

被火烧过的地方足有两里地吧,走到尽头便是一处三丈高的陡坡,估计这也是火势停下的原因了。挂上绳索,爬上陡坡后,房遗爱细细的观察了下上边的山林,好在这里没有雾气。不过这种情况也太奇怪了,外边的林子雾气那么浓,里边的地方却一点雾气都没有,还有为什么会有毒呢,这里可不是亚马逊丛林,有点雾不奇怪,毒是怎么形成的?

等众人上了陡坡后,房遗爱并没急着往林子里走,而是派人先去打探了下。这里的林子古怪得很,明明才刚开春,这里确实树叶繁茂,草丛也是非常的稠密,如果是松树也就罢了,问题是这里大多是一些榕树和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