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页

“宏文?”萧慕儿轻轻地蹙起了眉头,她好像对这两个字有些印象的,可又不知道何时听说过,“房俊,你好好的问这个做什么?”

房遗爱也没打算瞒着萧慕儿,便一五一十的将其中的关键详细的说了一遍,听了房遗爱的叙述,萧慕儿也不禁认真的思索了起来,想了许久后,她方小声说道,“我记得好像在家族记事上瞧到过这两个字,可当时我还小,到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在古时,各大家族除了有一本记录家族起源的族谱外,还会有一本家族记事,两本书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家族观念也慢慢的淡薄了,后来家族记事存留的很少了,到后世,连家谱都没多少人去续了。

萧慕儿本为南梁皇族,起于兰陵萧氏,这样的大家族自然会有着自己的家族记事,所以萧慕儿小时候看过家族记事也不奇怪。忙活了这么久,总算找到点线索了,房二公子怎能不高兴呢,他拉着萧慕儿的手就往外走,嘴里还催促道,“慕儿,带我去瞧瞧你家的家族记事,总算找到点线索了!”

“房俊,你这人,我还没喝口水呢!”萧慕儿气的直跺脚,可惜房二公子没听心里去,犹自拉着她往外走。

一直到上了马车,萧慕儿还没消气呢,她掐掐房遗爱的胳膊,没好气的责难道,“房俊,你说你这么急做什么,那家族记事就在书架子上放着,又跑不了!”

“嘿嘿,这不是激动了嘛?”房二公子只能尴尬的笑笑了,按照规矩家族记事也只有本家重要的人才能看的,房遗爱还真没资格去看萧家的家族记事,不过房二公子一向不守什么规矩,只要萧慕儿不拒绝就行了。至于萧瑀老头,他要是拒绝,那房二公子就敢派来把萧家的家族记事偷出来看。

来到萧府,萧慕儿领着房遗爱往祠堂走去,也亏得现在萧瑀不在,如果他看到自家女儿这么做一定会发飙的,那祠堂可是萧家最神圣的地方,哪能让个外人进去。还别说,萧家的祠堂还是很庄重气派的,至少比房府的气派多了,再看灵牌,不是这皇帝就是那皇帝,老萧家就是血统高贵啊。论出身,萧家真不比别人差,只可惜现在是李唐的江山,兰陵萧氏就是再风光,那也是过去了,至少现在萧氏得夹着尾巴做人。

祠堂上边就是萧家存放书籍的地方了,这可不是萧瑀的书房,而是整个萧氏存放家族记录的地方。兰陵萧氏传承上千年,所留下的记录自然是非常多的,看着那连城一排的书架,房二公子整个头都大了,若是一本本找过来,那还不得找到猴年马月啊。

书架上放着的不光只有书,还有着竹简,最下边一排,竟然还放着一对龟壳,房二公子拿起一片龟壳研究了半天,愣是没看懂上边写的啥意思。

正史上都说兰陵萧氏崛起于汉代萧何,当年萧何的子孙迁居兰陵郡,才有了后世兰陵萧氏的风光无限。不过正史也并非全是对了,其实在萧何子孙迁居兰陵之前,兰陵萧氏已经很风光了,只是没有后世更风光而已。萧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之时了,当时的萧氏是生活与鲁国南部的,后因为齐鲁大地战乱纷争想,萧氏南下移到楚国,后大楚大夫屈原改次室为兰陵,这才有了后世的兰陵萧氏。

看着手中的龟壳,也不得不感叹下萧氏家族的底蕴,底蕴是什么,那就是一种古老的气息,那就是一种千年不变的传承。房遗爱诟病大唐朝的世家大族,可又不得不赞叹一下世族的能量,这种传承带给子孙的荣耀,是很难被人取代的。

“慕儿,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一本本的找吧,你可记得在哪个书架上看的?”房二公子可不想一本本的翻着看,书籍还好,可那些竹简怎么弄,估计把手扒拉疼了,也看不完这里的竹简。

萧慕儿正烦呢,见房二公子催促个没完,伸脚蹬了他一下,“你就不能安静点,没看我正想着呢?”

思虑了好久,萧慕儿慢慢的走到了第三个书架前,她手指放在厚厚的书籍上一本本的摸着,待看到一本有点泛黑的书后,她眉头一松伸手将书拿了出来。萧慕儿仔细的翻着书页,房遗爱也不敢再打扰,只好在一旁挑别的书看了起来。房遗爱随手拿了一本,就发现这竟然是南北朝时期的记事,上边记录的非常清楚,时间地点,甚至连时辰也记录在册,看来一个家族能延续下来,也绝不是偶然啊。就凭着萧氏族人这份耐心,兰陵萧氏不风光,谁能风光呢?仅仅南北朝时期,萧氏一门就出了三十多个宰相,这份能耐可真够让人羡慕的。

房遗爱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就在他看的入神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扭过头,看到萧慕儿正蹙着眉头朝他晃动手里的书呢,“找到了,你自己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