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子章 的奏折,所有的内阁大学士,都认真看过,也专门讨论了这个奏折,要说闫子章 这个奏折,总体来说是不差的,里面也表现出来了想着出名的意思,不过指出来的问题,都是很实在的,就算是有些夸大,也不算什么的,关键是这个奏折,指出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危害,这是符合朝中大臣心愿的。
可惜闫子章 太不识趣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啊,京城里面的氛围一直都不好,皇上怀疑所有的文武大臣,相信的就是太监和锦衣卫,你闫子章 就算是有功劳,也不能够仗着这点功劳,来弹劾皇上最为忌讳的事情啊。
周延儒等人明白,闫子章 没有什么希望了,有些事情是不能够做的,譬如在危机的时候,就不能够触龙鳞,那等于是找死,说不定将闫子章 关进大牢里面,也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意思,皇上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岂会放过闫子章。
离开养心殿之后,周延儒抬头看了看天空,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甚至不敢大声地叹气,他不知道,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朝廷还有什么希望。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暂不称帝
时间进入到四月份了,苏天成更加的忙碌。
占领了福建和浙江之后,苏天成得知了朝廷的安排,准备调集武昌的左良玉、庐州的黄得功以及南直隶的孙泰,集结三十万大军,来进攻他了。得知这个消息,苏天成反而不着急了,他很清楚,与朝廷的决战,就要爆发了,若是能够剿灭这三十万大军,朱由检将失去绝大部分的依靠,自己统一中原的目的,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实现了。
苏天成没有急着进攻南直隶,包括湖广、江西和广西等地,因为他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做,浙江和福建必须稳定下来,这就需要大量的官吏,总是从山东抽调官吏,是不现实的,随着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总是从山东抽调,会后继乏人。
张溥到了福建,杨嗣昌也来到了浙江,鹿善继也在山东济南上任了,要说这样的安排,苏天成也不是特别的满意,但没有办法,好在这只是临时的安排。
在登州建起来的学堂,成为了苏天成关注的重点,他要求朱审烜亲自负责学堂的所有事宜,不管有多忙,都必须要办好这个学堂,而且苏天成还专门要求早已经赋闲的苏平阳,进入到学堂里面去,将自身担任知府的时候,是如何的做事情的,统统的讲出来,而且苏平阳的重点公关对象,就是徐尔一。
好在苏平阳的确是有本事,通过诸多的事实,说服了徐尔一,让徐尔一接受了很多的观念,开始对学堂里面的学生传授了。
苏天成注重这个学堂,是因为学堂里面的学员不一般。
浙江和福建的不少官吏。在老百姓中间口碑还不错的,悉数都到这个学堂去学习了,一般都是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是不是学到了东西,是不是转变了某些认识,学堂还有最后的考试。凡是考试合格的人员,一律都会安排到府州县衙门做官的。
人才是最重要的,能够很好的用人更加的关键,苏天成的任何想法,包括任何的观点,都需要通过地方官吏执行,若是地方官吏不能够转变思想,依然按照以前的思路来做官,那苏天成就是统一了中原。也难以让这个王朝有着根本的改变。
包括杨嗣昌、张溥和鹿善继等人,都在学堂里面去学习了一个月的时间。
其次是商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