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审烜也清楚苏天成的打算,靖难之役,当年的明成祖朱棣也是采用这等的措施,蛰伏多年之后,羽翼丰满了,才开始兴兵的。
朱审烜几乎可以算出来苏天成所计划的步骤,首先是寻求山东、福建等地的统领权力,加强自身实力之后,还是要剿灭后金鞑子的,接下来要求自封为王,利用属地兴旺的局面,来影响其他的地方,寻求以最小的代价,推翻朝廷。
但这样的想法过于的理想化了,在朱审烜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坤元,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但你这等的做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按照我的理解,能够走的道路只有两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
“哪两条道路啊。”
苏天成虽然是穿越人士,但对于这方面的事情,也不是那么有把握的。
“第一条道路,以大局为重,表面上服从皇上的旨意和朝廷的敕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剿灭后金鞑子,彻底减除外部的忧患,接下来考虑下一步的事情。但这样的选择,你很有可能遭遇到朝廷出乎预料的暗算,从而令实力大为削弱,第二条道路,决心和朝廷分裂,一切都以自身的利益出发,不管是朝廷还是后金鞑子,都在被剿灭的范围之内,你所能够选择的,就是这两条道路。”
“至于说你想着能够首先剿灭后金鞑子,同时与朝廷保持缓和的关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皇上已经开始动手了,甚至为了剿灭你和你所属的力量,甘愿与后金鞑子和谈,让后金鞑子表面臣服,这等的情况之下,你所谓的和平共处的目的能够实现吗,你认为朝廷会坐视不理吗,任由你壮大,若是进攻后金鞑子的同时,朝廷派遣大军前来剿灭登州、莱州和青州驻扎的江宁营,你如何应对,弄得不好是两面都不能够兼顾,最终一事无成的。”
“坤元,我知道你的睿智,但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面,你的考虑有些偏颇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有些时候,该舍弃的就要舍弃,两全其美固然是好的,做不到的前提之下,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了。”
苏天成点点头,没有反驳,一直以来,对皇上和朝廷,他都是采取隐忍的态度,何尝不是优柔寡断的表现,要不是江宁营如此的骁勇杰出,恐怕自己早就被朝廷算计的朝不保夕了,朱审烜身在皇家,非常清楚权力博弈的残酷。
“晋王殿下,你认为我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你暂时不想与皇上和朝廷闹翻,这方面是可以考虑的,稳固的发展自身的势力,慢慢的扩大影响力,等到有一天,你的实力足以应对来自多方面的冲击了,那个时候就无所谓了,其实我认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是很有可能的,登州、莱州和青州,能够赚到的赋税是惊人的,有了银子,什么事情都好办,我认为你先前的考虑是正确的,图谋山东和福建,接下来山东和福建中间的南直隶、浙江等地,是你夺取的重点,一旦掌握了这些地方,恐怕朝廷就是想着撼动你,也没有可能了。”
“晋王殿下的意思,暂时不要考虑剿灭流寇的事宜。”
“的确是这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要求事态完全朝着你的想法去发展,你若是真的做了那样的选择,等待你的肯定是失败。”
听了朱审烜的这些话,苏天成陷入到沉思之中。
夺取权力,必须要因时而动,要利用一切有利的力量和因素,包括利用后金鞑子来牵扯朝廷,这样的道理,苏天成是清楚的,更是明白的,但他一心想着剿灭后金鞑子,这种认识根深蒂固了,突然改变这样的策略,等于是基本改变了穿越之初确定下来的全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