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页

这是苏天成必须要考虑的,也要表现出来态度的,剿灭后金鞑子,肯定是终极目标,但过程不能够着急,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说剿灭了后金鞑子,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苏天成的计划远不是这样,他的目标很是远大,也有信心一步步施展这些计划。

在给皇太极写信之前,苏天成已经给皇上写去了密折,密折和信几乎是同时出发的,这个时候,苏天成在等着皇上的态度,孙传庭、刘铁汉以及祖大弼押送岳托和孔有德等俘虏,前往京城去了,剩下的汉军俘虏,还需要消化,人数太多了,就是定时炸弹,这些人,必须要分散开来,是不是从中间吸纳一部分的兵力,苏天成还在考虑之中。

守住了大凌河城,巩固了周围的堡垒和据点之后,苏天成就要腾出手来,开始整顿边关的秩序了,这是很大的一步棋,以前没有整顿的基础,现在情况不同了,江宁营展现出来了骁勇,没有人敢挑战自己和江宁营的权威了。

这一次的整顿,比较起来在陕西的整顿,更为关键,对面就是后金的八旗军,稍微不注意,引发了内乱,就给了八旗军机会了,毕竟人家虎视眈眈,有着不一般的实力。

给皇太极的信送出去之后,苏天成只能够期盼,至少稳住半年的时间,或者是今年都能够稳定下来,到时候,后金就算是展开大规模的攻击,自己也不存在畏惧了。

第六百六十四章 朱由检的思考

五月初三,朱由检收到了苏天成的密折。

打开密折之后,朱由检无一例外的看到了好消息,大凌河城被收回来了,更加可贵的是,活捉了岳托和孔有德,要知道,崇祯九年大清立国的时候,这两人都是亲王。

可如此巨大的胜利,没有令朱由检特别的高兴,他看到了苏天成后面的禀报,苏天成给皇太极直接写信了,至于信的内容,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这一幕,令朱由检想到了袁崇焕,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特别信任袁崇焕,几乎将军政大权悉数交付给袁崇焕,袁崇焕需要什么,朝廷想办法满足什么,但私下里,袁崇焕也和后金的皇太极通信,不同的是,苏天成在密折里面奏报了。

朱由检一直都是非常矛盾的。

江宁营发展的速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身为大明皇帝,朱由检也没有想到,不过几年的时间,江宁营发展到八万人,几乎是横扫了北方诸省,彻底剿灭了流寇,令大明内部慢慢的安定下来了,现在到了辽东,很快就收复了大凌河城,彻底巩固了关宁锦防线。

苏天成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尽管说剿灭流寇的决战中,太子朱慈烺参加了,成为名义上的总指挥,但真正的功劳还是苏天成的,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也是明白的。

苏天成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朱由检高兴的同时,也是很担忧的,若是苏天成有了异心,该当如何,大明岂不是处于风雨飘渺之中了。

朱由检努力不要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但这种念头总是喜欢冒出来,挥之不去,加之朝廷里面也有一些大臣。暗地里提醒,要求限制苏天成的权力,或者将苏天成和江宁营割裂开来,或者将苏天成调到京城来。

从大明的发展出发,朱由检是不会这样做的,这等于是自毁江山,后金依旧是虎视眈眈。如此的情况下,变相的处置没有出现任何错误的苏天成,岂不是令天下人都寒心了,到时候朝廷里面,恐怕是真的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