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页

翁同章 能够谋得这个职位,其中的故事是很多的,他虽然是苏天成的恩师,但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般,大概是因为苏天成不愿意成为任何一个文官集团的一份子。

翁同章 以前是追随内阁前首辅周延儒。后来投靠到了温体仁。

翁同章 快五十岁了,满面红光,从外貌上面,看起来最多四十岁的样子。

“苏大人,恭喜啊,刚刚到陕西。就取得大捷,真正是威震我大明了。”

“恩师客气了,学生不过做了该做的事情。”

“呵呵,苏大人可不要这样客气了,我可不敢当啊。”

两人寒暄了一会,苏天成的态度始终是恭恭敬敬的,翁同章 愈发显得高兴了。

苏天成知道,翁同章 前来拜访,肯定是有事情的。联想到近日来,朝廷里面发生的诸多事情,总是会有人要求自己表态的,翁同章 的身份是最为合适的。

果然,寒暄之后,翁同章 进入主题了。

“苏大人,陕西乃是苦寒之地,满朝的官员都是很畏惧的。你到了陕西,短短几天时间。剿灭十万流寇,如此的功绩,放眼我大明,恐怕无人能出其右啊。”

“学生侥幸,初到陕西,一切情况都不熟悉。流寇以为有机可乘,故而想着偷袭,不想李一川和刘国能迷途知返,所以江宁营能够取得如此的大胜,若不是有这样的机缘。江宁营也难以立下这样的功劳的。”

翁同章 眨了眨眼睛,似乎没有想到,苏天成会这样回答。

“呵呵,苏大人依旧是低调处事啊,这样的一番说辞,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的开口了,虽说这次的大胜,有着一些客官原因,但若不是江宁营的威名,震慑了流寇,李一川和刘国能也不可能归顺朝廷的,试想朝廷征伐流寇多年,极少去的如此的大捷,故而江宁营所取得的胜利,都是实实在在的,值得庆贺啊。”

苏天成一时间语结,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若是继续客气,后面的话就不好说了。

“我在吏部这一年多时间,感触是很多的,苏大人也知道,吏部的事情是很多的,位高权重,可有谁知道,吏部的事情很难办啊,就是这满朝的官员,谁都想着能够有一个好的位置,且不说那些多年为官的大人,就是这进士举人,吏部选派的时候,谁都想着留在京城,其次就是外放到北直隶和南直隶,无人想着到北方一带,特别是辽东一带,几乎无人问津,若是有人提前得知,自己被外放到辽东为官,甚至不顾及读书人的颜面,直接到吏部来哭诉,恳请吏部收回成命,难啊。”

“恩师辛苦了,学生以为,这也是人之常情,谁都想着能够到一个环境好的地方,那样做事情也舒服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