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页

好在杨嗣昌压根没有提及后续的战略部署问题,苏天成知道,自己写给温体仁的信,一定是发挥作用了,这说明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杨嗣昌在房山县呆的时间不长,看见堆积如山的鞑子尸体,脸上透露出来的,不仅仅是震惊了,拉尸体的马车,足足二十多辆。

半天时间之后,杨嗣昌就离开了,临走之时,他告诉苏天成,新任命的房山县知县,马上就要上任了,知县来了之后,会接手处理所有事宜。

杨嗣昌是明智的,江宁营还要打战,而且是恶战。自己逗留在这里,可能会有负面作用。

卢象升已经从惊愕中清醒了。

江宁营歼灭五千鞑子,竟然只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他带领大同边军,埋伏在大房山大半天的时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回到房山县,看见的就是鞑子的尸体。

三万大同边军,受到的震撼是空前的,他们一直畏惧的鞑子,就这样堆积如山的躺在地上。江宁营不费吹灰之力,就斩杀了五千鞑子,这是何等的恐惧,都是大明的军队,为什么江宁营能够做到,自己不能够做到。

这一刻。鞑子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这三万人的心目中,慢慢的破碎了。

主帅梁廷栋被留在京城,大同边军的军官是有着不小看法的,他们甚至私下里串联,不准备听从苏天成和卢象升的指挥,可回到房山县。看见眼前的一切,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卢象升安排大家去清理县城房屋、掩埋尸体的时候,没有人反对,所有人都去忙碌了,江宁营打了胜仗,人家没有趾高气扬,照样收拾县城,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卢象升的想法有所改变了,下一步的战斗。他是知道的,江宁营将要和驰援的鞑子,面对面的厮杀,江宁营能够歼灭驰援鞑子的计划,他完全相信了。卢象升的要求,自己指挥的三万大同边军,也要参与到战斗中间,不能够当看客,若是这样安排了,自己心里不好受,对于三万大同边军来说,也是最大的侮辱。

因为卢象升的坚持,苏天成改变了作战安排。

这一次,苏天成提出来的战术思想,更加的霸气,主战场就设在房山县城外面,江宁营和大同边军安营扎寨,等候驰援的鞑子,两军在空旷的野外,展开真正的厮杀,通过真刀真枪的对决,最大限度的打击鞑子的自信。

三万大同边军,安排两万人,与三千江宁营将士,组成骑兵营和步兵营,正面迎接鞑子的冲锋,江宁营骁骑营、前锋营和健锐营的将士,从左右两翼包围鞑子,孙传庭率领江宁营三千将士,加上一万大同边军,在厮杀开始之后,绕道鞑子的背后,死死堵住鞑子的退路,不准放走一个鞑子。

听见苏天成这样的安排,看着沙盘上面演变出来的战斗,卢象升倒吸一口凉气,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啊,这是典型的包饺子的打法,将驰援的鞑子死死的围在中间,一点一点的消灭,绝不放跑一人。

刹那间,卢象升内心的血气升上来了。

苏天成没有明确正面迎敌的步兵营的指挥,以及两翼夹击鞑子的骑兵的指挥,这肯定是有深意的,孙传庭去指挥围堵鞑子退路的大军,剩下就是自己和苏天成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