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页

如此优厚的待遇,不少的将士,甚至感觉到,不能够上阵杀敌,对不起军饷。对不起朝廷,对不起范大人和苏大人。

行军的要求,早已经落实到每一个军士的脑海里,牢牢记住了。

每个将士,携带七天的干粮,沿途不准骚扰百姓,不准暴露,战马要包裹好马蹄,神机营要想办法掩盖好大炮等武器。白天休息,夜间行军。

若是这等的要求,放到其他卫所军士的身上,一定是叫苦不迭的,执行起来。也没有那么的容易,可江宁营是例外。

亲兵营跟随苏天成,其次还有孙传庭、刘铁汉、孙思明、渠清泽等人。

所有人都没有特殊,包括苏天成。也是自行携带干粮。

到了这个时候,情报工作。已经摆在了首要的位置。

苏天成已经告诫了江宁营所有的高级军官,流寇进攻中都凤阳,这是一种猜测,不一定完全准确,最终还是要依靠相关的情报,最终确认。

江宁营到达凤阳城郊之后,根据斥候营掌握的情报,及时做出来部署的调整。

一路上,刘铁汉异常的紧张,斥候营的责任太重大了,必须要掌握准确的情报,他布置出来了三条线,一条线是在凤阳府的寿州和霍丘,这条线的责任最为重大,掌握流寇的行踪,一条线从江宁县出发,一直到中都凤阳,这条线的斥候,为大队人马提供方方面面的情报,一条线分散在定远、凤阳、临淮一带,重点观察,流寇是不是会改变行军的方向。

每一队的斥候,一共是三人,从出发的时候开始,他们就要给苏天成和江宁营提供准确的情报,不能够耽误时间。

看到刘铁汉紧张的程度,苏天成和孙传庭都忍不住了,劝刘铁汉,还是要歇息,哪怕歇息一个时辰或者两个时辰,都是好的,身体可不能垮了。

源源不断的情报,到了苏天成的手里。

九月初十,流寇进入了凤阳府,到达了霍丘一带了。

九月十一日,流寇离开了霍丘,前往寿州一带移动了。

经过了寿州,接着就进入到中都凤阳的地界了,按照这样的速度,流寇在九月十四日到十五日的前后,可以抵达中都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