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婢以为,苏天成可能是知道了朝廷内部的一些矛盾,想着远离这些矛盾,选择到南直隶,外放为官,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朱由检微微点头。
“十九岁的年纪,能够做出来这等的选择,也是很不错了,可朕的身边,缺乏人才,朝廷里面,大臣之间的争斗,朕很是恼火啊,这个苏天成,为什么不能够为朕多考虑一下,乡试解元,会试会元,能够上阵杀敌,很不错了,文武都是全才,留在朕的身边,一样发挥作用的。”
说到这里,朱由检微微叹了一口气。
“危难时刻,不能够挺身而出,选择明哲保身,朕有些失望啊。”
王承恩的身体也抖动了一下。
“皇上,奴婢不是这么看的。”
“哦,那你说说看。”
“想那苏天成,十几岁的年纪,就能够带领护院,剿灭三百流寇,而且是冲锋在前,绝非是明哲保身之人,之所以想着外放为官,可能是真的想到经历磨砺的。”
“这个解释,有些牵强,朕也想过了,他在朕的身边,本不用畏惧朝廷中间的争斗,对了,你说苏天成到周爱卿和温爱卿的府邸去,表现有些淡漠啊。”
“确实如此,故而奴婢有着这样的判断,若是苏天成想着攀附权贵,大可留在京城,得到皇上的重视,有着周大人和温大人两位恩师,施展才华,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可他态度有些模糊,没有想着依附周大人和温大人,奴婢就此以为,苏天成是想着效忠皇上,不愿意依附他人的。”
“嗯,这么说有些道理,面对当朝的首辅和次辅,能够如此选择,的确需要胆量,苏天成不过是会试会元,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本,对了,董爱卿一力举荐,认为苏天成外放之后,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你是怎么看的。”
“奴婢以为,董大人多次暗中观察,见识应该是准确的,苏天成既然想着外放为官,可将渠清泽安置在他的身边,这样一来,皇上能够时时刻刻掌握苏天成的动态。”
“恩,这个主意不错,可苏天成是会试会元,殿试下来,若无意外,朕是准备钦点为头甲一名的,这头甲一名,历来都是进入翰林院的,祖宗的规矩,不能够乱啊。”
“皇上受命于危难之际,做出来许多英明的举措,奴婢以为,为了大明的江山,皇上力主创新,因人而异,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朱由检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