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苏天成一直都没有说话。

看来温体仁和周延儒的态度是有些不同的。

温体仁年纪大很多,说话的时候,如同是涓涓细雨,将自身的想法,慢慢的融入其中,让你慢慢的去体会,这符合他的年纪和阅历。至于说周延儒,直接很多,大概是仕途顺利,不到四十岁,就成为内阁首辅。

从两人的性格对比来说,温体仁是明显占据上风的。

半个时辰之后,苏天成起身告辞了。

温体仁没有站起来相送。

回到客栈,苏天成闭门谢客,他需要调整自身的思路了。

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都是表明了态度的,面对周延儒的时候,他是直接回答的,表现出来了自身的选择,面对温体仁的时候,他是沉默居多,同样也表明了自身的态度。

历史的评价,总是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不管是哪一位历史学家的评价,都认为朱由检是非常勤勉的,在历朝历代皇帝中间,是最为辛苦的,夙兴夜寐,吃得不好,不亲近女色,和昏庸是靠不上边的,但在评价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的时候,却说他们是奸臣,扰乱了朝政,将大明朝送入了深渊。

这里面就有矛盾的地方了,崇祯年间的十四位内阁首辅,周延儒在位三年时间,崇祯三年九月到崇祯六年六月,温体仁在位五年时间,崇祯六年六月到崇祯十年六月,两人主持朝政,足足八年时间,难道说朱由检不辨黑白,就让他们胡作非为。

一方面说朱由检勤勉,一方面是周延儒和温体仁是奸臣,这岂不是说朱由检弱智吗。

除非是朱由检什么事情都不过问,也不管,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自身的接触来看,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绝非是昏庸无能之辈,当然,仅仅凭着这一次的接触,就说了解两人,那也是过于夸大了。

苏天成是穿越之人,认识肯定是不同的。

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根本就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情,如果你认为,老老实实做事情,就能够出人头地,就能够展现辉煌,那你就做自身的白日梦,一辈子做老黄牛了,甚至做老黄牛的机会都可能丧失的。

政治这东西,本来就需要人去操控,推行任何的一项政策,都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甚至是非常规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