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印象中,自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虽然不至于饿死能够吃饱饭,但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
在这个杭州成内,他们也就是极其普通的人家而已。
要是有了两百亩地,那么他们的日子可就过的要轻松多了。
想想看啊,拥有二百亩的上等良田,至少也能成为小地主了不是。
放在乡下,那绝对是大户了。
每年那二百亩地的收成,除去七七八八的苛捐杂税还有家中的花销,如果省一些的话还能剩下不少钱的。
至少一年也能积攒下几十两银子。
而这年月各地都在闹灾荒,搞得民不聊生的。
很多乡下那边的农民都开始卖田卖地,所以这几十两的银子还能买上至少十亩地,如果遇到哪些等着急用钱的。
可能买到手的还会更多。
这样一来而去的要不了几年,家里可就大变样了啊。
像是现在王夫子的大儿子王承平学了一手木匠活,但他一个月下来辛辛苦苦的,也不过才能够有不到一两银子的收入。
二儿子王承安在米铺做活计,一个月也不过就八钱银子而已,这还要累死累活的做呢。
小女儿是姑娘家,不能抛头露面的出去做事儿。
所以呢,她只能在家里帮着自己的母亲做做家务,闲下来的时候接上一些针线活来做做,虽然得钱不多,但也能贴补一些家用。
家里面现在主要靠着的,还是两个儿子的收入在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