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敢把自己安排在最后一个波次的攻击,他先行击鼓,就听他的令鼓声“咚咚咚咚”的响个不停。当前的十辆战车上,御手大喝一声,用马鞭先抽马股。同时,用手拉住马缰,利用这种方法,控制马的方向和提醒马可以跑动。轰轰隆隆的战车就跑了起来。当战车这样奔腾的时候,顿时气焰逼人。面对这样的战车,刘持白下令:“传令各军,不许射箭!”季亘吃了一惊,道:“敌战凶焰,必会有惊者,而弓箭强大,可以御敌,将军何以不用之?”
对于似季亘这样学过战法的小熊,刘持白只有把话说明才行,他道:“我军心胆之气不足,如果我军不利用敌人把肥子练肥了,现在人家只有一万,等来了十万,怎么办?掉头向后跑?”季亘明白,道:“可话这样说,但一下子用战车来练胆,将军是不是胆子大了呢?”刘持白叹道:“所以我是将军,我们身为将军,一定要胆子大起来,如果我们的胆子不大,怎么统领全军?我们只有这样大着胆子,小心应战,才可以胜利,所以我们不能大意,但一定要大胆!本将军在这里,正是要看谁要试本将军的军法!”季亘道:“可万一士兵后逃,将军真要杀人?”他不说军官跑,就是知道,北秦的军官是不会逃跑的。刘持白笑了笑,这并不是一个好说的话题,所以他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敌人的战车。那战车已经放开了马力,向着这边跑了起来,古时的战车和西方的战车不同,西方的战车小,而东方的战车大。
在西方,战车上一般最多两个人,他们一个人驾马,一个人护卫。但很多的时候,并没有第二个人,而是车上的人自己提着缰绳,他们不用自己杀敌,只是用自己车上的车軎杀敌。不要小看这一点,牺牲了多人与繁复的战车结构,而简单化,这样一来,就会使战车跑的飞快,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马还快,很难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种事,或者说是马觉得身后的束缚比较轻,自己跑快点可以甩掉,也未可知。虽然东西方的文化不一样,但利用车軎杀敌的这个方略是一样的。赵军开始跑大弧线了。这是因为赵军要绕开一个弯道,然后把车子打横,最大限度的利用车軎扫荡北秦军。如此一来,北秦军生出乱来,军队就会散开,或者是乱起来,到时就可以用战车强行冲击,如此,北秦军的军阵就会荡然无存,而赵军就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大举进攻,从而一举的击败北秦军。从理论上说,这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还是小的,在大军团战斗的时候,动辙就是上百部几百部甚至几千部战车疯狂的绞杀在一起,那才叫一个惊心动魄呢!可就算是如此,也是很惊人的了,十辆战车就这么大肆奔驶着向着北秦军的方阵而来。忽然,一个北秦军官叫了起来:“斜坡,给他们斜坡……”另一个军官也叫道:“斜坡,斜坡,大斜坡……”刘持白一步上前:“对,大斜坡!”
斜坡是一种力学军阵,它的作用无以穷尽。比如说对付骑兵的冲击,那站在一个土坡前就会作用无穷。骑兵下冲的威力无可阻拦,同样,上冲就会变得费力而不讨好。不仅如此,在盾牌的运用上,正面挡格对方的兵器是很愚蠢的,要让自己的盾在手上动起来,利用斜面的消减缓和对方的攻击。除了如流星锤等离谱的高级重武器,一般如矛戟之物都是莫可奈何。
随着小熊为主的北秦军一个个冲在前方,他们拿过前面士兵的大盾,站在前方,第一个蹲下身子。把盾斜着放在地上,身体整个的缩在盾后。这一点可不容易,不仅要蹲下来,还要第一个面对敌人的战车。如果对方的马车压下来,不伤就是死。车子一压,人就会给压下去。当然,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人多起来呢?北秦全部的盾都集中在前,一个个士兵在上官的带领催动下,他们斜着盾面,终于组成了一个斜面。但这只是一个前阵的斜面!当前的北秦小熊回头,从盾缝里向后看道:“大斜坡,后面的人出来……”刘持白大叫:“布梯形……把梯形布开……右边的……向前,向前,向前!”“呼啦啦”,北秦军队飞快的摆出了他们的军阵,这一切发生极快,周敢看见了,却不能叫停了!
第560章 神狙手立功
第一波次的十辆车已经跑过了大弧线,现在他们正一点点横拉着开来,向着北秦军冲来,在这个时候,御手要加快速度,他们不约而同的把直鞭伸出,这直鞭有一个小勾口,御手们把直鞭伸去,勾住了那马尾的根部,这是一个刺激的信号,这个动作一作,马就会很激动,跑起来也就会更快。果然,那马本来就处在加速的过程中,现在更是快速了。给这样的马车踏碾而过,一定会死得定定吧!果然,北秦军有的人开始松动了,北秦的小熊们发出了一声声的呼号,不让士兵们乱动。猛的,战车一下子冲到了北秦军的阵前,他们并没有冲到北秦军的阵中,而是顺横着过去,甚至他们正常没有动排在最前头的左角处北秦兵,而是在横面的一个点上进行扫荡。车軎的矛尖在北秦军的盾上发出了劲响,那飞磨的声音刺人的耳朵。
一溜子的火星飞起,一个个的北秦军官叫道:“后面的,斜过去……”可却哪那么容易,大量的北秦小熊们在前方,所以后方的普通士兵多了一点,这些士兵可没有北秦军的那种胆气冲杀到前方,他们只是排成了老老实实的直线。既然斜面的盾牌就可以保护他们了,他们自不想再冒险向前一步。这种情况下,战车划出的只能是一连溜的火星子。“这简直太丢人啦!”低着头,感觉手臂上传来那一闪而逝的打击,只是轻轻的发了一下麻,小熊们气得大叫,前方稳稳的,后方也算是个稳,但这哪里是众小熊想要的,在军校里他们进行了数次的练习,每次都可以利用斜面的原理把一辆奔驶的战车掀翻,由于此,北秦军方才决定,战车不实用,最后省去了制造战车的这一想法,而是改到了现在这样打仗。但是可惜的是身边的过去同伴太少了,北秦军校培养的是集体团队精神,可是没有想过万一这些人不配合那可怎么办好。现在这种表现让小熊们觉得把人丢到家了。猛然间,几个小熊从前方退开,弄得让人搞不清,他们提着自己的盾,这种盾很重,对于小熊来说,是有点费力,可是现在也不顾了。但见这些小熊一下子从北秦的军阵里跃出,全部的下蹲下来,顿时,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弧形阵。使用这样的临时组合,对于士兵的要求素质要求可是非常的高。
驾车的御手再怎么躲也是不行了,他虽然极力的拉着自己的马车,可北秦小熊已经给出了足够的斜面,他们发出齐声声的吼,飞速奔行的战车轰的在地上跳起,最后翻出了一个半圆的弯,重重的落到地上,“叭啦”的摔成了粉碎。一块块碎裂的木头和扭曲的青铜说明了这部战车上的人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由于巨大的速度,使战车的力量移到了前方,所以落地的重量却是不够,不足以压伤人,这是小熊深知的结果!在这样的结果下,战车的冲撞也就显得无力了。众所周知,车子快速移动的时候,地面的车印会比车子慢慢行的要浅。我们现在所说的某些的轻功也是建立在速度的这个基础上。有些诸如登萍渡水的轻功也都是如此,要有飞快的冲击力才可以让人身轻如燕。既然如此,在有盾牌的情况下,战车是压不死小熊的。唯一可以给小熊伤害的是马,但遗憾的是,赵军用的是双马战车,而不是驷马!
马的冲击力是一回事,马头也是很硬的,加上马蹄的踩踏效果,所以对于战车来说,特别是只有两只轮子的战车,车子不一定能压死人,但马可以把人踩死。所以在骑兵追杀败兵的时候,有可能杀死的敌人还没有马踏死的多。可御手却也是知道,在北秦军人搭成的这种斜坡下,他的车也是有很大的翻车可能,所以他选择的是避开,但却已经来不及。于是这惊心的一幕就出现了,车子整部的翻了起来,再砸落到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正准备发起第二波攻击的赵军惊呆了,北秦小熊突然跑出来,一下子弄翻了一部赵军战车,这未来太过于突兀了,让赵军有些顾不过来。周敢也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就回味过来了,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敌人也不是傻子,周敢一下子发现,由于北秦军这突如其来的一个表现,必然会对北秦的军心有所影响,理论上,这会让北秦军士气大振,是一件绝好的事。可问题在于,好的士气要转化为战斗力也要时间的,这个时间也许很短,短得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周敢并不确定他这样就能抓住这个机会,但显然,他是一个地道的武人,武人做事凭的是直觉,他们不会去动自己的大脑,在战场上打仗,有的时候,在智慧与经验顾不上来的时候,就全要看个人的直觉了。于是周敢敲响了第二遍鼓!他大吼着,可在这时,第二波次的赵军却没有动,他们给影响到了!于是周敢一推身前的御者,那御手也是知会的人,所以说战国时御手地位高,他们不仅有驾车的本事,这本事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行的,好的御手没十年根本练不出功夫,而有些御手往往练了二十年以上!特别是老御手,那才叫一个厉害。周敢的御手也许不是那种老成精的,可也是十分精明的。当下驾车而动。
由于周敢是第三波次的车队,所以他一动,其后的十九部战车一起动了起来,相比起之前的十部车,这二十部车自然是在威力与视觉的冲击上都比较的强。周敢本人还擎出了长戈,因为戈上有勾,一个幸运,还可以勾开北秦人的盾,这样就可以长车直入了。说到底,军阵这个玩意要的就是完整,一旦给打乱了,那也就什么都不是了。二十辆战车,踏碎山河。山河可以踏碎吗?当然不能,但是当这二十辆战车奔冲起来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效果,这样的感觉,让人的皮肤,心灵,都发出麻木的震憾!赵军一起更加的激昂起来。
在一开始,赵军战车翻了的时候,赵军心里是拔凉拔凉的,但那时间太短了,短的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在这短短的一瞬间,还没有等赵军吃惊,周敢的第三批次车军就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