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

北信君是什么人?徐甲想得明白,那可是大魏王的红人,同时也是丞相公子卬的红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兄弟一个王一个丞相的,那么宠信着北信君,当真是莫名其妙,其后,竟然传出了北信君在齐国的风闻,先是大闹天下闻名的稷下学宫,又是在稷门下上演了一出神灵护体的传闻。古人是很迷信的,说某某某怎么样拉屎遇神仙都有人信,何况北信君众目睽睽之下先给人用剑刺,再给人用锤子砸,居然硬是一点事也冇,当真是离谱。

存了这个心思,徐甲办事就有心计了,他一面上太行山找白氏兄弟一众的匪帮,另一方面,把消息捅给了丞相公子卬。以此好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公子卬知道这件事后自然大怒,但他没有证据,只是知道庞涓又要对北信君下手,只是这件事他也没有定计,直到北信君的消息到达他这里,知道北信君是要回国,所以便使狐族人和一支魏国军兵前往接应。

不过魏国军队的行军速度那叫一个慢,他们走走停停,最后到了这里,却是没有想到,遇上了白氏的伏军,当真是让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可白氏也冤,他们本来算得很好,是要布好大军袭杀北信君。如果没有意外,那么他们集中万把的军兵,一鼓作气的灭杀了北信君,以开始的一万多兵马,在急切之下,不能杀了北信君,也可以让北信君吃天大的亏,最后只身一人逃回东骑就算不错了。又或者说他们大军给吓跑了,只有自己的两千多人,但北信君没有防备,大模大样的走来,那么他们突击一下子,同样可以让北信君哭得找不到北。

但得了孙膑的提醒,北信君意识到自己的回程有危险,他又得了地图,几经参考,立时小心起来,更是得到了夏虫八一众的游侠们支持,结果小心之下,白氏兄弟竟然没有半点机会。在这个时刻,白氏兄弟本是要放弃的,不说北信君本人的武力,还有他手下的武士,这怎么说都是块硬骨头,何况小心到了极点的北信君竟然还请来了两支千人的魏国军兵,这正是让白氏兄弟没有下手的机会。在此,徐甲抛出了最后的一块筹码,那就是不管怎么样伏击北信君一次,事成也好败也好,徐甲都可以引白氏兄弟入军,成为魏国的军士,直辖于庞涓的部下,而由此也可以成为脱下匪皮的官身。

可是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本来这些匪徒只想着虚应一下,把事情结束就走人。但问题在于,现在却是打对面来了又一支的魏军,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白氏匪帮们觉得,自己给包围了,特别是在这个时候,知机的徐甲已经躲起来了,白崇虎大怒之下为求生计,只得下令先一步攻击此来的魏军。他要打出一条生路来。如果这个时候,魏军自行后退,把这个斜道口让出来,那么没有危机感的白氏军队就会自行逃走。他们会用最快的速度脱离战斗。

但可悲的是,他们遇上的是大魏的一支还算得上不错的精兵,带兵的将军也不是一无是处,他非常精明,一下子死守了斜道口子,以两支极有战斗力的部队打守住,一时间,他的其余部队死伤惨重,只瞬间,超过三百的魏军倒下,其中有死的,也有伤的,但伤往往,等同于死亡。可就算是如此,形势却是对魏军有利。

白崇虎指天骂曰:“庞涓,吾上汝的当了,吾此后并不与尔共存同一青天下!”说完之后,下令攻击。他和兄弟白崇恶一起打头,双双用力,一下子又有百多的魏军倒在他们的军力下。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从他们等候的方向,共淇、修武带着千多名魏军杀了过来,他们大声呼喊,杀声连连,在第一时间给了措手不及的白氏军队以严重的打击,长长的戟兵在前,戈矛在后,配合进攻!同样的,白氏匪军也倒下去了一百多人,可是这些匪军一来人多,二来他们手上有不少魏国的甲具和兵器,强得不像话,竟然在受到一轮打击之后就开始回击起来。白崇虎更是叫了起来:“白崇恶,你带队!”

和白崇虎的天生神力无敌铁斧不同,白崇恶的武技是在山里向所有可以为师者学的,他用的是一把自行打制的双手大剑,他的力气虽然不如白崇虎,但也不同于一般人,他对大剑的运用非同小可,可以利用腰力把大剑的威力发挥出十二分。

“二队和我来!”二队是白崇恶的心腹弟子,正如一队是白崇虎的人一样。白崇恶大叫一声,他如一头疯虎一样,由他打头,这让原本低靡的白军重新振作了一点精神,特别是白崇恶非常凶恶,他三步两步,顺着小坡,从一个斜线的侧面,狠狠砸向了排队过来的魏军。

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魏国军队,他们只会排队,然后向前推进。可是这种推进却是一种无知和麻木。因为魏国的军队主要战力是武卒,现在已经发展到了,除了武卒基本不会想要战斗!这些普通的军队也就是摆摆样子,他们在战斗的时候就会想着,没有武卒就不能战斗。此时,这批突然步入战场没有太多军事经验的小兵却是给大量的凶恶亡命徒狠狠打击,当前的士兵甚至给白崇恶一剑扫成了两半,没了下半身子的士兵跌在地上哇哇大叫,一瞬间就让魏军的前军崩溃了。特别是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着同样铁甲大剑的白氏精兵。

一下子,魏军的后续兵马死了五十多人,其后的士兵也慢慢的向后退着。

白崇恶哈哈大笑,在他的作用下,白军竟然将魏军压着打。虽然从表面上,魏军两面夹击白军,并且双方兵力对等,但问题在于双方的战斗力却是完全不一样。也许白军没有经过魏军那样专业的训练,他们打仗也是乱七八糟的血拼,从实质上讲全无意义,但这里是一个斜坡道的山口,在这样的山口下,兵士们很难把军阵展开,这样就发挥不了真正的战斗力,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一个讲个人武力的战场。在此,当然是白氏这种长期从事劫掠的匪军的战斗力要强大一点。

眼见白崇恶起到了作用,白崇虎哈哈大笑,他一指斜道口道:“孩儿们,杀出去,我们回太行山!”这个时候,什么封官许愿也不会在有回太行山更能让人激动的了。

“杀——回太行山——”白氏匪军狂吼着向着斜道口拼杀,在此,那位魏军的将军大吼道:“人来,放箭!”只见从魏军中一下子冲出了十名魏军的弩兵,他们提着魏军的制式黄柘木大弩便是一次攒射,这样的射击非常猛烈,甚至射穿了两个人!纵是铁甲也难以抵挡这样的重型大弩!这种弩非要一个人射,而另一个人上弦,因为如果要本人上弦,会很容易没有力气的。可见这种重弩的威力,由于这种弩的威力,虽然十具,却能有效的封死这个小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