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页

任弗一边走,一边说道:“自君上昨日和夫子谈过后,老师可高兴了,一夜都没有睡,上午才睡下,后来又醒了,听君上来,忙叫我等迎接!”北信君忙道:“影响了大师的休息,北信之过也!”任弗笑道:“不妨事的,老师说过,与愚者谈,半句嫌多,与智者言,十日恨短!他说君上是智者中的智者!特别是君上说儒!说得太好了,教小孩子学认字,这本来不就是孔夫子做的事么,他只是教学有成,而无治世之功,亏他的后学一门心思想的不是治学,而尽是当官,不知农,不知法,不通商,瞧不起市农百工,还想任事……”

北信君哈哈大笑,道:“那……要你去东骑当官,好不好?”任弗回头,脸上露出一个顽皮之色道:“我听老师的!”北信君顿时心怀开敞。这意味着老师已经给他透底了,也就是说这个叫任弗也有一颗想要飞出去的心。没机会呀,有机会执一国之法,这不正是法家的梦想么?现在大国的牛耳是不要想了,但小国的牛耳,为什么不执一下呢?如果东骑是一个野蛮之国,那也就算了,但是东骑来的北信君已经可以证明是一个文明之君,在这样文明之君下想必是可以有一番不一样的生活了。

在法道馆,门前正等着一个人,一见任弗带着北信君来,就笑着迎上来,道:“善愈见过北信君!任弗,你没有给北信君添乱吧!”善愈本是儒学者,这一点儒家不愧于教育者的称号,在历史的角度,还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如墨子都是先学儒,后创墨的。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厘也是如此。还有教出了两个法家的所谓儒家的荀子,真不明白教两个法家的荀子是怎么给算到儒家身上的。

第370章 法学殿说法

任弗没有学过儒,性情上有些自由开放,而善愈学过儒,在气度上就有些平稳沉静。笑起来扬眉勾嘴,一副的平和之气。北信君抢上道:“没有,任小弟很不错呢!”善愈笑道:“那是君上没有看过他捣鬼的时候。”然后微一让身道:“老师久候君上了。”

一入馆,在此,有七八十人都在,慎到高居上首,见北信君来招手笑道:“北信君请坐!”

这是慎到右手边的下座,北信君高高兴兴的坐过去,几案上朱鳖、百碧、西海鳐、肥燕尾巴、牦牛、大象的腰子脍、鹿脍、豆饧、甘瓠……虽然齐国重金养士,但也是可以见出慎到在齐国的地位,一般的学子是断然打弄不到这样一场宴席的。同时,北信君也是知道,这是慎到给自己的门下一次饯行宴。在此,慎到要把自己n个弟子推到东骑去进行法治,到东骑当官执法,甚至还要执政。因为东骑就是缺少文治的文官。

慎到哈哈大笑,对弟子门道:“还不,见过北信君?”众弟子齐声道:“见过北信君!”北信君大喜,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请起,请起!”慎到笑道:“还不听北信君之言,也不想想,这样多礼,岂不是和那些腐儒之学一样了?”众弟子一并起身。

慎到指点门下弟子道:“此我大弟子愚饰邪,此人从法学尚直,愚饰邪,还不见过北信君!”愚饰邪不敢怠慢,道:“愚饰邪见过北信君!”北信君回礼:“有礼,有礼。”

慎到再道:“此人是叫纪治纲,为老夫二弟子。”不待多言,纪治纲道:“纪治纲见过北信君。”北信君回执以礼。此后,慎到陆续把善愈、任弗、朴鄙、令考其、因之然、势必齐、韩多、比正、缺也子、避纯粹等一一介绍。大礼过罢,慎子道:“先大飨!”然后对北信君道:“一起来!”北信君大感满意,吃饭,吃完饭谈公事,当然是一件好事。当下开怀大咥。

酒足饭饱,慎到慨然,顿了一会儿,由末学弟子把食宴撤了下去,换上了美酒,加了几盏鹤灯,这是一鹤七灯的青铜鹤灯。顿时,原本因天黑而暗下去的法学殿堂又明亮了起来。

“你们想必都已经知道了,北信君此次来齐,主要是想要寻访大才,到东骑一展所学,所谓学必致以用,不然学之为何?东骑虽小,但一无老族旧贵,二无已有之法,是一个全新的无法之国,北信君大才,治理小国,然力有穷时,这才来我大齐求才,现在北信君求到了法学家,这足可以证明我们所学,是真正可以经世济民之学,是真正可以匡扶天下的学说!”

在慎到的这一缓下,众弟子在愚饰邪、纪治纲、善愈、任弗、朴鄙、令考其、因之然、势必齐、韩多、比正、缺也子、避纯粹一班骨心学子的带领下喝道:“大哉!法家之学,经世济民、匡扶天下、为天下先——”

“变法是革新,变法是逆天,逆——一国之天!其凶险处,虽可强国富民,也可能会……身死族灭!吴起变楚法,楚王薨而吴起死!这足以说明一切。是以,老夫提出了势说!”慎到道:“所谓势,是借势,我们变法者无权无势,要想变法,要想立法,就要有自己的权力,没有权力,就要借势!不得势而变,纵法有成,而自身也是难保也!殉死卫道固然可观,但未必身死就可以卫得了道,所以老夫一意治学,而不受官,不理政!然天下大变,法家之幸也!北信君起建东骑国,国虽小,但无法,无贵,一如白帛,可以随意使画,纵不能持大国牛耳,也可以持小国之器!现在东骑北信君来求贤去东骑国,立法,建法,执法,治法!正是各位……大展所学!法家之学,各位大至已经明白,纵不能相国,也可以为官任职一方,相信各位不会负老夫之所望,现可有愿去东骑国的学子士人?”

愚饰邪上前道:“愚饰邪请问北信君,东骑国欲立何法?是申子法,还是老师法?”因为申不害已经当了丞相,韩国的起色加上他的身份,再加上他在稷下闯出的名声,所以叫一声申子名正言顺!他这问是有学问的,是要看看北信君是不是懂法,是不是值得他们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