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

“在下听闻,东骑王武艺过人,能够一力搏三百,兵灭义渠,更是冲杀在前。在下想请东骑王指教在下一二,此心愿请东骑王成全!”却也盱老实的说出了他的想法。

东骑王扬了扬眉,轻轻的笑了。公子卬却是大声道:“大胆!你知道你说什么吗?东骑王是本相之友,他身为王,命格尊贵,岂能与你下场比剑,还不退下!”太子申却是道:“东骑王?很厉害吗?一力搏三百,好大的口气……丞相,让他们比比如何?”这就是太子申了,他身为天下最强国的太子,自然不会把东骑王这样的戎王当真正的王看。

第八卷:鸿渐于陆篇

第316章 约成的比武

公子卬面沉似水,先假笑一下对太子申道:“太子不知,这一来,东骑王是本相的旧友,二来东骑王武艺高强,这是本相所眼见的,小子无知,向东骑王挑战,本相只是怜惜其一身的才学,需知比剑较技,动辙身死,禽大师,你以为如何?”

禽相平是这里剑术上最有话事权的人,公子卬一提到他,连太子申也不再坚持,可见其喜剑之心了,可惜,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禽相平信奉的是墨学,不为权贵折腰,纵然是太子,只要禽相平不觉得他有习剑的才能,就不可能教他。虽然现在是剑术发展的一个时期,可是练习剑法仍然是一件已经确定其坚苦的事了,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练好上乘的剑法的。

“比剑分生死,不得以而为之,因意气之争而徒逞血气之勇,不善!”

禽相平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就连徐甲也是道:“男人武技,当在战场之上有所发挥,于闹市杀人,贼也,于意气相残,不智!却也先生,你要真有争世之心,可请丞相让大王封为卿,日后随上将军出战疆场,建功立业,岂不当时也。”

却也盱目光逼视东骑王道:“东骑王如何说。”这话说的众人都是直皱眉。却也盱这样说话,等于还是在逼东骑王,在如此咄咄相逼下,正常战国时人必难忍受。如果东骑王真的是有武勇之名,却要再行退让,只怕是会叫人瞧不起。

“徐将军所言大智,本王就不和你计较了,你自下去就是!”东骑王神情平淡。只是在战国,如果不是身份太显贵,这话就是在示弱。别看东骑王是王,在这里的人,谁把一个小小的戎王放在眼里!过去,犬戎闹西周,那的确是厉害,在当时,各大战国没有发展起来,还都是小国的形势,如果当时不是老秦出面,又一出外戎胡侵入中原的故事就要提早上演了。但那时是一个中华大时代,比如秦,虽是放马,和部族无异,但也是心慕中原文化,带着几万骑兵赤身与犬戎相搏,打出了一个大秦国出来。

在这个基础上,中原也开始了各自的争霸,大国吞小国,无时无刻不上演着。楚国吞灭小诸侯二十一国,晋国灭了十二国,齐灭四国,秦灭三国,越灭两国。此时楚国最大。

但当时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有的文明还有主要的人口都是集中在中原两河地区。

所以楚国地般虽大,但仍是不足,并且国中有国,在楚的南方,还有不肯服从者累在林间。故而天下战国,仍是以中原为尊。中原人自大也是理所当然的,哪个发达文明不是瞧不起弱小文明的。如果中原文明没有强大战国也就算了,但自楚国强大后,先有齐桓公九合诸侯,声势一时无俩,其后,晋国强大,同样的以退避三舍打败了楚国,同时也挡住了秦国称霸中原的雄心。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又挑起了这面中原霸主的大旗。现在魏国霸权未消,十多万的武卒尤存,天下谁人敢侧目?虽然过去戎国强大,但那是过去,看看现在,谁个戎胡敢猖狂?比如说中山国,在晋国的时候就已经强大起来了,但敢得罪晋国,哪怕当时的晋国已经处在三家分晋的尾期,国中大臣横行了,可还不是一样的把中山国生生的打败!

小部族想抬头,自然是要看大国的脸色,特别是中原的大国,谁又是易与的!

故而东骑王这般的示弱,众人都露出了一丝明显的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