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这样的论道起来,天下间,又穷,又弱,风俗陋习不断,不鄙视秦国,还能鄙视谁呢?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真正的大才有名望的士子入秦为秦效力,没有这个老百里出马,一般人谁给秦国面子!

老百里正在心里犹豫着,忽然身后发出了大响。在驴上的两名后生自是那玄奇宁珂二人。两人相并回头,却不由都张大了嘴。原来,在他们的后面,是一辆大车,此车是辆驷马大车。

在战国,以车而论,一般的士子游学,都是一匹马的,官府的官员,会用两匹马,而用驷匹马的,那就是又大又快的高贵华车,我们成语里有驷马难追这句话,这是驷马,其实就是指驷马在车。这车可不是一般人用的,可以说,非公族大贵一般人谁用得起?改一下子,装上车軎,立时就可成为战车中的重型杀车。

再看那四匹马,无不是上好的大马,高头大马,它们大至相同,拉马的环节巧妙的打在马胸处,极大的加强了马的拉力,在西方,一直是把环节打在马脖上的,落后的要死,还死活不让马低头。却是不知,马平低头的时候,力气才大!马也舒服。

而那辆驷车也是以铁与木相和而制,曲线的车辕,还有御坐,上面坐着一个上岁的御手。不要觉得御手老,事实上,想要把车赶好,非这种上岁数的老人才可以把车子赶得又安又稳,年青虽好,但有些事却不是要有力气就行的。

车顶上,是一华盖大伞,上面垂下的不是丝绸纱帐,却是粗麻黑葛,虽粗,却稳稳的把车子罩住,不见车中的景象。这就是个怪了,一般来说,有这样的大驷车一定是富贵人家,能有这样大驷车的也是大富家,可大富人家怎么可能会用这种莫名其妙的葛布做车罩呢?

车身上更是没有一丝花,一点刻。此时正是鸟花兽纹装饰的时代,但凡是个事物,无不要加以雕刻,加以花纹,这样一辆大车,怎么可能会如此朴素?

玄奇和宁珂都是相交一眼,两人都是墨家人士,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样的一辆大华驷车,正是地地道道的墨家风格,就是墨家才会把一辆如此的驷车给造成这个样子。但问题是,墨家一样朴素,怎么会造这样的大车!

玄奇忽然道:“我知道了,是东骑……”墨家现在已经和东骑相和,如果这是东骑人,那就一点也不见怪了。果然,这时,六名牛骑士飞骑而出。他们一个个赤着胳膊,只在头上套一个牛头罩子,胯下俱是六头大牛。

这种牛是地地道道的秦川野牛,是当时最好的牛,在秦国打败义渠后,就是用这种义渠秦川牛,河套河曲马打天下的。牛于耕,马于战。秦国统一天下,真是要牛有牛,要马有马。天然的地利,可不是说笑的。而这牛,在此时,还没有完全变成秦川牛。这是有原因的,因为秦国打下的义渠,所以他们把所有的牛都变成了耕牛,这其实是一个错误。

在当时,义渠人已经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用于骑战的牛。如果牛真的如耕牛那样慢,怎么可能当成骑兵,只是这种牛虽然厉害,可是跑快的话是比不了马的,但这样慢慢的跑,牛可是一点也不比马慢,而且,这种战牛真的发狂,在极短的时间,也不会比马慢。

正是因为如此,刘羲仍是保留了牛骑兵,他用以神牛力士为主,组建了囚牛卫军。只是这些牛骑人少了,不多,刘羲只带出了百骑,其中,有一半以上还是骑马,真正适合骑乘的战牛不多。

现在的东骑把牛精选了下来,分成三批,一批是肉牛,只管吃养,然后杀了吃肉,一是奶牛,用来出乳食用,一是这种战牛,专门用来给士兵或是个大力沉的骑士乘骑。由于这种牛的关系,刘羲还打算建立一支恐怖的重甲牛骑,但这种事太难,等于烧钱。

从大驷车出现后,震憾的情景就一幕幕的出现。先是六名神牛力士开道,然后是百多的卫士扈从,还有十几辆牛马大车。但偏偏他们不打旗号,不张目的这样只是走着,发出不住的蹄踏声,声音雷雷,震人耳目。

玄奇是知道大概的,忙拉着老人与宁珂闪过一边,给这大队让路。这其实并不是说路面不够走,而是玄奇不想生事,只想让这一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