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军人,一定要善待本国(族)弱者,招揽他国弱者,勇敢地对抗它国加于本国的罪名,抗击一切影响伤害本国的错误,帮助它国手无寸铁的人战斗,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本国人,不伤害任何本国的妇人,帮助我的兄弟战友,真诚地对待我的朋友,仅限于本国,将对本国的所爱至死不渝。”
在第二篇《军人八德》里,明确的指出了,这是一套双重的标准。军人的确是要有这八种美德,但这八德仅仅只限于是对本国之人才算是有用,其余不论的。换而言之,如果是别国的妇女求救,军人是不会管的,别国的弱者不是帮助的,而是招揽的,让他归我所用。那帮助它国手无寸铁的人战斗说白了就是插手它国内政,捞取好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出了国与国这个不同的概念。并且它并不排外,不是本国不要紧,可以成为本国人就可以了。这样也就可以享受到本国军人的优待了。
《军人八德》的作者是刘羲,他这是要给自己在去齐国的路上铺路。有这样一本书,会让他的名望大增,会给他足够的威望,才能有机会招到真正的贤才给他做事。不然刘羲花那工夫作什么?真当印这种书不要钱的么?
但,东骑的这种初起的繁荣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义渠牛魔还在,他们重新大征召了五六万的人马,更是集起了十几万只牛羊,数千上万的战马战牛。如果在前方的战事失利,一个不好,那就完了,东骑现在的一切就会如镜花水月一般转眼而去,打回原形,所谓的东骑王更将成为一个笑话。
最要命的是,在最前方的彭卢城中只有六千人,其中三千人是于工的健奴,其它人则是士兵,这个士兵里也是有两千人是童子步军,真正的骑士只有一千。东骑人的主力兵马已经派出去了,这些派出去的兵马将要进行一场特别的战斗,他们要进行一次奇怪的大弯行军,他们要避开义渠人的耳目,绕到他们的身后,进行攻击。
这种战法和匈奴时的战斗很像,当时汉军骑兵就是利用这种战术大败匈奴的。
匈奴人的骑兵只能看出汉军出兵,但却不知道他们的行军目的,他们的方向,你看他们是往东边走的,却不想他们的真正目的是西边。这种长途的斜线行军就如同一个大大的勾摆拳一样,杀伤力极其巨大。这一点就和刘羲教手下的人一样,他总是强调,战斗时永远不要和敌军的正面交战,一定要打侧面,这个打击侧面是从哪儿都一样的,哪怕是两军对面,在冲过去的时候也要争取多跑两步,到他们的侧面攻击。
四千大军派出去,东骑的主力只有三千,万一失败,那乐子可就大了。
在二月的时候,雨天,东骑人就迤逦而来,他们扎下了皮子帐蓬,扎摆了足够的假人儿,大营离河远,如果是在河对岸,远远看来,只是细细麻麻的小点,那叫一个可怕。
在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他九合诸侯,会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吓唬楚国。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真叫做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这儿来呢?”
管仲责问说:“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
第279章 打不起来的最后一战(二)
楚国使者给吓到了,忙说道:“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
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各国兵马一起发喊,那叫一个可怕。终于,楚人老实了,自去王号,恢复纳贡。
这就是兵法上的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两个法子,一个真拿实力出来,实力强,谁也说不出话来。另一个就是假的了,作样子,就是吓唬你的。其中的最佳表演奖是孔明,一曲空城计唱得天下绝响!
刘羲用兵一向虚实相合,他总是喜欢用急行军和夜行军隐瞒自己的军事意图,然后打击对方的薄弱处。如果刘羲学秦国打义渠,大军压过来,那样的话,义渠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把大军征起来,要走就走,要战就战,灵活自如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