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庶长嬴虔道:“那些马先补入到军中,把那些老弱马匹可以裁汰出来,这样我们可以先多得一些马肉,燕国的旧铜铁要尽快变成武器,我们现在的骑兵真正算来,只有一半有制式的兵器,士兵手里没有兵器,这心里慌啊!我的心也慌呢!前些日子我带兵去吓吓魏狗,真怕他们杀出来给我难堪!”说到这里,他自己都笑了起来。
秦公却没有多大的笑意。他想了想,道:“别的不管,但明年的春耕一定要抓紧。国力要恢复,一定要把粮产回复起来!公父生前,主要就是吃了没有粮的亏,士兵手里没有新兵器还可以将就,但没有粮……”
左庶长道:“那好,景监这次带回的钱我们就全部购种粮!现在的老秦人手里,只怕没几户是有粮的,要我说,怕是要两年不能打仗,这样才能让百姓把生产恢复起来。”嬴虔说得有道理,如果不能跟百姓们保证不会打仗,那么就意味着可能会再度因为战争而征粮,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大多是不会愿意生产粮食的。如果生产出的粮给官府白白征去,百姓还是一无所得,这让百姓怎么种粮?所以纵是嬴虔想要打仗,但为了让百姓愿意产粮,也要向百姓保证,不会打仗,也就是说不会大行征粮,这样百姓才会愿意种地。这话说来可笑,但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秦国也不会穷成这个样子!
其实对秦国来说这也够了,他们的百姓不是懒,而是真的累了,想也是的,种下的粮自己吃不上嘴,打仗却老打不完,你国府今天说胜了,明天说胜了,可还是要打,还要征粮,一般百姓谁受得了?最后干脆不种了,你征也征不到,他还省力气。恶性循环啊!
秦公点头,道:“好,依左庶长的话,发国府明令,告诉百姓,今明两年都不打仗,就算是打仗,我们也不征粮!让各县把丁户报上来,把种粮定下来,发下去。”
嬴虔道:“可纵然如此,我们还是缺少一季的粮,没有粮,怎么稳定民心,让他们生产呢?还有盐,虽然景监这次带回了盐,但也还是不够的!百姓天天吃淡食,时间长了,谁受得了?军队里的士兵都有长白毛的了!”
秦公这时却是镇定下来了,对景监道:“你也听到了,现在还是缺粮少盐,你有什么办法吗?”景监想了下,道:“回君上,臣带回的钱又要买种粮,又要食粮和青盐,怕是不够的,如果说没钱,那就只有借了!”
第184章 白雪到东骑
“如果说没钱,那就只有借了!”景监如是说。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没钱,当然只有借了。此理不要说景监了,秦公和嬴虔谁不都想到过。当下,嬴虔老牛嗡声的道:“借,说得好听,没钱,谁会白借?”
景监道:“现今的周王室!”此言一出,秦公兄弟两相互对视。
景监的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秦国和东周王室有着一种特殊的复杂情感。
三百多年前,在戎狄骑兵毁灭镐京诸侯无人勤王的危难时刻,老秦人举族东进,非但一战歼灭了戎狄骑兵,而且为周平王东迁洛阳护送了整整六个月。周平王感念老秦人力挽狂澜于既倒,便将周王室的根基之地——关中盆地全部封给秦人,数百年流浪动荡的秦部族一举成为一等诸侯大国。若论封地形胜险要,尚远远优于晋齐鲁燕四大诸侯。
周平王册封秦国时,曾万般感慨的说了一句话,“周秦同根,辄出西土,秦国定当大出于天下!”几百年来,周王室即或在衰微之际,也从来没有忘记秦国的任何一次战胜之功。五六年前,秦献公在石门大胜魏国俘虏公叔痤时,周王室还派来特使庆贺,特赐给秦献公最高贵的战神礼服——黼黻。那是周天子对大捷归来的王师统帅颁赐的最高奖赏,上面有黑白丝线绣成的巨大战斧,有黑青花纹的几近“亚”字型的空心长弓。
老秦人呢,在王权沦落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虽说也做过几件向王权挑战的事,但比起其他诸侯毕竟是小巫见大巫。洛阳周室和自己的开国诸侯秦国,始终保持了一种源远流长的礼让和尊敬。
令人惋惜的是,进入战国以来,洛阳王室衰落得只剩下大小七座城池,秦国也是越打越穷,土地萎缩得比初封诸侯时少了一半。两个先后崛起于西陲的老部族,都衰落了,都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