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就听见进食的声音连绵不绝,刘羲暗暗摇头,他手下的人中,陈武,周丰,纪老实,戚师,陈规,石明,谷涉,冉冉,息虎,树上飞,鬼车,刘大,刘二,刘病己,刘熊都是粗人,吃起来稀哩糊噜的,直让猗涟石娘皱眉。如果不是刘羲明令要一起用饭,她们是不会愿意和这些粗人在一起吃饭的。
直到最后喝起了饭后汤,一个个的总算是结束了进餐。
刘羲感慨一下,桌子上已经空了,几乎不需要清理。
虽然没有发生舔盘子的事,但那也差不多了。
刘羲摇动了桌上的铃,婢仆上前,迅速把瓦罐陶盘骨杯石碗收了下去。
现在刘羲带众人坐着的是简单的木椅。不得不说刘羲的这项改制得到了人心,不是说跪坐不好,但跪坐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人家跪坐地的地都是木板铺着原始的榻榻米,还要加上毡垫。而穷人家里能有一个光地板就不错了,到顶也就是旧布的铺子,谁受得了?就说秦国,很多人都寻木头桩子坐着。
而刘羲发明这种木椅可让人喜欢了,事实上,现在白门已经在开始经营这种椅子了。
当第一个饱嗝打出来后,刘羲说话了:“刘大、刘二,你们两个负责本次部族大会的记录,现在开始开会,门卫,守门,不得令,不得入。”
第172章 青堡会议(一)
可这时,门却是开了,刘羲脸色一变,太不给面子了,刚说要守门开会,这会儿就有人进来了?但顷刻之间,他就再度变了脸,上位者最大的本事就是变脸,前一刻还在对你笑着,下一瞬间就会向你下刀,可如果有必要,原本还是要喊打喊杀,转眼之间,又能在脸上笑出朵花儿来。
进来的是两只小老虎。在东骑,有两种吉祥兽,一是熊,三只熊,一是老虎,两只老虎。刘羲让月勾造出了三面旗飘在堡上,一面是部族的族旗,太阳和三足鸟。但剩下的两种,一是双虎旗,一是三熊旗,在后来,很多部族人们惊呼东骑是一个一鸟二虎三熊的部族。
这很正常,黄帝时,这位部族王领着自己的部族征战四方,他把归顺他的和那些给他灭绝的部族的图腾兽合在一起,做出了后世传之为“龙”的东西。黄帝称此为龙,是一种大能之兽,因为黄帝觉得除了这种意淫出来的龙,别的狮虎什么的都无法代表自己的部族。
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黄帝的确是太强了,他先是打败了四方的敌人,然后向炎帝挑战,以一力敌抗当时的黑帝,青帝和炎帝。最后他还胜了。之后,南方大巫(这不是神话里的巫,而是行火祭灵的祝由巫。)蚩尤领军替炎帝报仇。因为炎黄大战后,黄帝十分刻薄,他虽表面上没有杀死炎帝也就是神农氏,但他夺走了炎帝的大权,还把忠心于炎帝的部族及忠心的手下将军尽数流放,也就是说赶走了。传说印帝安人就是炎帝的后裔,他们向北走,穿过了白令海峡,到达了美州。若干年后还有一个人了不起的回来了,写下了《山海经》一书。
总而言之,黄帝和所有战胜者一样,做事都很过份,所以蚩尤看不惯了,他动用大军,连络了夸夫部族和刑天部族,向着黄帝挑战。这时,黄帝不敌,于是他向北方的东夷族借兵,东夷派出了大将玄女领兵(东夷的前身是一个母系社会,母化十分严重,有很多上位者是女人。)帮助黄帝,最后终于打败了蚩尤。
黄帝胜利后,对九黎族十分残酷!他发狠的让九黎族到远远的南方,在那虫兽无边的困苦环境中生存。而龙也做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流传了下来。
这些给定形为吉祥图腾兽的动物有着非常强大的地位。比如说刘羲一心想要打的义渠部族,就是一个崇牛的部族,他们用人力种地拉犁,却不用牛,用他们的话说,牛是用来祭祀和战争的时候才用的。不得不说,在古时候,牛是非常有战斗力的,封神故事里的黄飞虎就是骑着一头牛!扒去了神话色彩,那只是一头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