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怎么可能会这样一帆风顺?战争,不是你说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毕竟,魏军的主将公子卬也不是废物,事实上,公子卬是一名精于布阵运兵的天下良将。
回调过来的魏军一点点的堵上了秦军的回军之路。
在这里,如果嬴渠梁不是那么想把老公叔被擒之事宣扬出去,而跑到魏军这里转圈,那么他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带着老公叔跑回自己的军阵,只要近了,秦军本阵就会支援,但他没有,因为他想救出嬴虔,所以做了这样的事,结果,给了魏军前追后堵的机会。
追上的魏军弩兵大叫着在一名名魏国军官的喝令下放箭。
一支支三遍漆的魏国羽箭向着秦军轻兵射去。
这时,战争很不公平,秦国轻兵无疑是秦军的一支主力,他的战斗力是很强的,但问题在于,他们是轻兵,所谓轻兵,为了追求速度,所以没有甲具,轻兵分两种,一种是精兵快速的,有马骑,还有一种是拼死的步军。
可以说,老秦公对这两个儿子是极度偏爱的,他把强大的西狄骑兵交给了大儿子,把主力轻兵交给了二儿子。这是一种望子成龙给儿子们立功的心态。
拿着精兵好打胜仗,战争,从来都是精兵打的,没有精兵,打不了胜仗。
自古强兵出良将,再好的良将手下一堆垃圾兵,又能打出几多的胜战?
这一点吴起已经用行动说得很明白了。
而魏国的强大,也就在于他是最早行精兵制和职业兵制的国家。说白了,就是脱产军人。
“夺回丞相……”魏军大叫着向秦军反击,这时的魏军主力并没有乱,但秦军却是后继无力了。
五千轻兵虽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魏军用了无耻的战术,那就是弩阵,魏军调动了他的主力弩箭向着秦军的轻兵射去,没有甲具的秦国轻兵一一惨死在这种箭下,可就算是这样,秦军的战力一样是惊人的,前面的魏军一点也挡不住秦军,这也是魏武卒引出的一个恶果,魏军上下没有魏武卒就别想要打仗了,普通的士兵战斗力极差,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一群校人瘦人,而有了魏武卒后,魏军的训练也主力放在了武卒之上,对于普通的军队,也就是看运气了,分拨在庞涓手下的训一训,没有分派的,就没人理会了。
轻车上,嬴渠梁一手提着兵器,一手按着老公叔,他眼睛前后看着,前方的敌人不足道,但那人也太多了,魏军密密麻麻的,尊从公子卬的命令,死死挡住他们的退路。
而后面,一个手持秦铍的男子带着魏军追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