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贲卫攻破盛京内城之后,他原本想要在自己的主子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忠诚,但却没有想到他遇到了可怕的叶大海。
所以他没有得到任何施展自己忠诚的机会便死在了皇宫前……
……
虎贲卫的将领们终于走进了崇政殿。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满人的皇帝福临,看到了满人的皇太后布木布泰和哲哲,看到了满人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看到了无数的满人大臣。
这些满人们没有跑,其实他们也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跑。
没有人说话的,整个崇政殿都透露着可怕的沉默。
济尔哈朗站了出来,他用自己的身子挡在了皇上和皇太后的面前,但那些无情的虎贲卫将士们却大步上前,先是一把抓住了济尔哈朗,然后再把满人的两位皇太后布木布泰和哲哲,还有他们的“皇帝”福临从龙椅上拉了下来。
“皇上啊,大清啊!”济尔哈朗凄惨的叫了声。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第六子,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受封为和硕郑亲王,万历三十七年初,舒尔哈齐决心离开努尔哈赤。他与长子阿尔通阿、次子阿敏、三子札萨克图,携部出城,前往一处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造新城。努尔哈赤闻讯大怒,预先派人截断道路,设计将舒尔哈齐囚禁。同时下令将两个侄子舒尔哈齐的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札萨克图处死。据说,本来还想处死阿敏,只是由于皇太极等人极力劝阻才免其一死。舒尔哈齐被囚禁二年后死去。之后,阿敏也死在了皇太极的手里。
济尔哈朗的父、兄先后被努尔哈赤父子囚禁致死,但他却没流露像阿敏那样的积怨。
皇太极突然驾崩后,最高权力一下子出现真空,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皇室内部发生激烈的冲突。其中,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与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是帝位的主要竞争者。皇太极领有的两黄旗大臣力主立豪格为帝,多尔衮与其同母弟阿济格、多铎拥有的两白旗则坚决拥戴多尔衮。双方发生尖锐对立,剑拔弩张。济尔哈朗一向为人谨慎,在继统的最大权力角逐上,不能卷入过深。济尔哈朗,在“恭顺”之间却深深的影响了政治格局的走向,这个时候,表面上颇为软弱的济尔哈朗站到了豪格一边。
但是济尔哈朗对于豪格登上帝位并无多少信心,为防自己日后遭到政治清算,同时也为了能够使帝系继续保持在皇太极一脉手中,故而提出这样一个方案。其实不难看出这个方案的背后更多的是在针对多尔衮集团。皇帝年幼,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缺点。中国历史上那些皇帝年幼、权臣天下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小皇帝终究有一天要长大,要掌权。等到顺治真正掌权的那一天到来时,大权也就等于回到了反多尔衮集团的势力手中。想必这才是方案背后最隐晦,也是最高明的地方。多尔衮为人专擅,权力欲极强,济尔哈朗却一事当前,首先考虑如何明哲保身。这种性情的差异,决定了济尔哈朗在处理与多尔衮的关系时,总是一味退让,甘居下风。
现在,这个“聪明”的,知道如何保住自己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终于可悲的成为了虎贲卫的俘虏。
一切的一切都应该结束了……
大明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五日,虎贲卫成功攻破了满人的最后一道防线: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