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接过书册,曹操看了起来,上面一共记载了三个计划,分别对应他控制阿拉伯行省的力度,以他如今做到的地步,正是最后一个计划,那就是在阿拉伯行省全面推行汉化政策,而帝国亦将运送大约三万的移民过来,这三万移民将不同于过去帝国向南北两端和其他地方迁徙的普通百姓,而是能够流利进行书写和算术的青年,每一个都是合格的兵员,一共分六年运送,至于其他种种政策,也都是帝国控制凉州,北方草原行之有效的汉化政策。

合上手中的书册,曹操的脸上露出了狂热的神情,他来罗马就是期待能够建立一番事业,现在他已经距离这番伟大事业的开始越来越近了。

“能做到吗?”孙坚看向了默不作声的曹操,一路上他早已将那三个计划看了不下百遍,移民阿拉伯行省,将是帝国万世霸业的关键一步。

“在阿拉伯行省的主要居民是那些贝都因人,现在的他们只是一群还未开化的野人,你白天也看到了,那些火炮已经让他们彻底臣服于陛下的天威之下,要汉化他们并不难,只要物资和人力充足,我马上就可以着手进行。”曹操答道,一脸的自信。

“物资和人力你不必担心,我这次带了三千人过来,全都属于文政方面的人才,只不过这样一来,你的权力恐怕要……”孙坚皱了皱眉头,按照第三个计划,曹操在阿拉伯行省的独裁将会被结束,还要分出不少权力给他。

“人若是手握太大的权力,难免会迷失。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曹操的回答出乎孙坚的意料,其实以曹操的才能,又岂会不知在他手下,来自帝国本土的人中,只有榻顿是完全听命于他,就算是夏侯惇和夏侯渊这两个亲似兄弟的族弟,只要他有不轨之心,他们也是会立刻反了自己的,他们是不会让自己背上反叛者的污名的。

“你看得开就好。”孙坚沉声道,接着看着曹操烧掉了手中那份书册,从明天开始,他要和曹操一起在罗马建立属于他们的光荣和功业。

第二百六十五章 道教上帝

贝都因人,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历史虽然古老,不过却始终没有开化,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曹操得以征服这些各自为政的部落。

总共二十余万的贝都因人成了曹操统治下的居民,当然原本那些部落首领和贵族只是臣服于曹操强大的武力,但是当他们亲眼在海上看到了来自东方帝国的‘神威’之后,都是皈依了帝国舰队上的随军道师。

在帝国本土,道教的教义极为宽松,更是不禁多神信仰,还有城隍庙供奉本地出身的忠臣英烈,而且被分拆成十数个教区,彼此平级,管理归于朝廷,可以说完全是服务于皇权的官僚机构,但是在海外,原本宽松的教义被改变了,帝国的天师们为此制定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国内的制度,当然那些前往海外传教的全都有着深厚的帝国军背景。

自从帝国舰队第一次造访罗马,张角和南华在罗马城内驻居之后,便一直致力于传教,此时的罗马,基督教虽然仍是不为上层所接受,可是在民间气候已成,原本耶稣的一些散佚言行,被信奉的教徒附会成册,在低沉民众间大肆宣扬。

不过这一时期的基督教的组织仍旧过于原始,而且手段单一,如果没有人阻碍的话,他们可以靠着缓慢的积累,在百年后登堂入室,然后逐渐成为罗马人的国教,不过可惜的是他们尚在幼年期,便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尽管张角和南华以及来自帝国的传道者数量无法和发展了已有一百余年的基督教相比,但是比起不为上层所普遍接受的基督教,有着东方神秘光环的道教无疑在罗马的上层贵族和奴隶主中更受欢迎。

靠着在全罗马境内兴起的东方风潮,道教很容易就俘获了罗马上层人士的青睐,不同于民间的传道路线,来自帝国的道师全都是精通老庄和教义的精英,他们在罗马贵族中传道的手段赫然是原本历史上魏晋风行的玄学,而且在出发前,更是经过了熟知历史的刘宏指点,改变了其中的一些缺陷。

在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这位罗马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位还活着的时候,南华和张角进行传道时也仅仅局限于学者圈子,更多地倾向于清谈的学术性质,而没有过多地引起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注意,得以在占据罗马官学的斯多葛学派中顺利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