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方帝国的哲学,在罗马的诸多学派里,斯多葛学派是最先全盘接受的,因为儒学的克己复礼等宗旨和斯多葛学派的禁欲,要求个人奉献几乎是想通的,而且儒学的体系更为完备,在伦理道德,社会结构的阐述上都比斯葛多学派原有的理论要高明,至少在斯多葛学派的学者眼中,孔子完全比学派过去所有的有成就者更配得上圣哲的称呼。
当随着帝国舰队的使团中那些儒家学者在罗马城内购买房产,并且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儒学以后,斯多葛学派很快便开始翻译起儒学的典籍来,当然有更多的斯多葛学派的学者干脆就住在了帝国学者们的地方,一边学习汉语,一边研究儒学。
由于帝国的学者们在来到罗马前,都学会了拉丁语,因此萨利圣学院很快便请了不少的帝国学者前去任教,而学院里的斯多葛学派的老师则更多地成了学生,当然对于那些就读的贵族子弟来说,最近罗马城里最流行的恐怕就是东方风了,因此他们很乐意去学习神秘的汉字和东方帝国古老的典籍,因为这能让他们在其他人面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在孙坚率领帝国舰队返航前,帝国事先制定的目标几乎全部达成,而且比想象中要顺利得多,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由于斯多葛学派的原因,儒学在罗马的推广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力,而至于汉服,汉语,汉字,蹴鞠,灯笼,茶叶,瓷器,这些表现文明外在的东西在罗马城内贵族的追逐下,也风行于整个罗马。
第二百二十章 不对称的海战
昭武六年末,远在万里之外的帝国舰队从地中海启航,踏上了返回帝国的回程,在通过埃及的古苏伊士运河时,满载货物和金银的帝国商船以及巨大的六桅宝船再一次搁浅,当然这时候自然有埃及行省的贵族们帮忙。
站在船头上,看着两岸背着纤绳的奴隶,孙坚不由想到了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和罗马人的诸多谈判中,他曾要求罗马人拓宽这条运河,以便使帝国的舰队可以通航,但是这位奥古斯都却拒绝了,尽管他掩饰着自己的情绪,但是孙坚却能感觉到他暗中隐藏的戒备。
只要帝国舰队无法通过运河进入地中海,那么即使帝国的战舰再强大,对罗马人的威慑作用也近乎没有,孙坚不得不承认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是个目光长远的领袖,他既和帝国合作,却又防备帝国,不过幸好这个人还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只剩下两年而已。
半个月后,当舰队驶出运河,进入红海时,帝国舰队后面已经跟上了罗马人的商船队伍,至于罗马人的海军则并未出现,对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来说,帕提亚人永远需要提防,尤其是在罗马和东方帝国缔结了贸易关系以后。
蔚蓝的海平面上,离开阿拉伯行省港口的帝国舰队已经航行了数日,一路上都是风平浪静,甲板上孙坚看着眼前辽阔的大海,心情却不怎么好,帝国舰队的确需要在波斯湾有一个军港,而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所提议的阿拉伯行省虽然地理位置不错,可是却太过荒凉,帝国舰队驻扎于此的话,还得自己出钱建立大型港口,这让孙坚感到很不快。
“大人,前方出现安息人的舰队。”就在孙坚心里腹诽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这个狡猾的老狐狸时,他的副官在一旁大声禀报道,同时将手里的望远镜递了上去。
“安息人。”孙坚皱了皱眉头,他可不认为安息人的舰队出现在这里是个巧合,作为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国家,安息人一向在丝绸之路的贸易里抽取着大额赋税,再加上他们和罗马人之间的世仇,怎么说也是不会希望看到帝国和罗马人开展海上贸易的。
“让各舰减速,做好战斗准备。”孙坚并不打算对安息人太过客气,很显然帝国要夺取海洋霸权,控制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安息人便是难以避免的敌人,既然已经注定是敌人,那么就不必讲什么规矩。
随着舰队之间的旗语传递,帝国舰队展开了横列,护住了后方的商船队伍,总之那些帝国的商船一艘都不能有事,上面可是满载着金银和各种原材料。
处于整支舰队后方的罗马商人们在自己的船上,从东方帝国的那些同行口中知道前方强大的东方帝国舰队打算和帕提亚人的舰队开战时,都是欢呼了起来,数年前他们跟着海军在波斯湾时,就和帕提亚人打了一次海战,那一次可是有不少人都是倒了大霉,损失了不少货物和钱财,而在回来时由于没有舰队的保护,在帕提亚人的港口城市补给时,被帕提亚人狠狠刮去了一层税赋,这让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对帕提亚人有着咬牙切齿的刻骨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