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到齐的人向自己行礼以后,刘宏挥退了大殿内的所有内侍宦官和士兵,身边只剩赵云和荀彧,典韦和许褚则把守大殿门口。
刘宏早已经决定,除了曹操,还要把刘备派到罗马去,同时孙坚调入海军,如夏侯渊,夏侯惇,榻顿等人则作为曹操的班底。总之他要让曹操和刘备在罗马各自发展势力,吞并罗马不现实,可是让这些枭雄豪杰为帝国打下几个属国却是可能性却很高,罗马人连黑人都能做他们的皇帝,更何况是帝国的英雄。(在奥巴马之前,罗马帝国便有过一位黑人皇帝马克林,有兴趣的可以去查资料,罗马帝国结束五贤帝的治世以后,基本上就是兵强马壮者得天下,混乱持续了百余年。)
从刘宏口中得知曹操的事情以后,夏侯渊和夏侯惇都是放下了心,不过在知道自己也要去罗马以后,他们也都是和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有些难以抉择,但是在想到自己在帝国军旗下曾经发下的誓言后,都选择了前往罗马。
当大殿内的军官们散去后,连刘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他并不希望罗马帝国最后被野蛮的日耳曼人所取代,也不希望阿拉伯人从半岛崛起,至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更是要把它们消灭在摇篮里。
最后刘宏决定不去想那么,不管曹操和刘备他们能做到哪一步,对于帝国来说都没有损失,唯一有损失的只是罗马人和整个西方世界。
“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此处负做背负的意思。)”雒阳城中,一处府邸内,曹操看着庭院内落下的雪片,想到天子对自己的勉励,不由低吟道,为了帝国的霸业,他抛弃了结发妻子丁氏,如果说这一次他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这个一直都对自己从没有任何要求的妻子。
“孟德,其实你可以带他们一起去罗马。”看着如今已是自己丈夫的曹操,尤利娅走到了他的身边,两人举办的婚事,算不上完满,完全是政治和利益上的联姻。
“我不会让他们去罗马的。”曹操当然知道尤利娅并不介意带妻儿一起去罗马,因为他那刚出生的长子会是很好的人质,曹操是不愿意让妻儿犯险的,为此他宁可背上负心之名。
“那就随你了。”尤利娅说着,从曹操身后抱住了他,她喜欢曹操,但是她更喜欢权势,不过从她选择曹操做自己的丈夫开始,两人的命运就绑在一块了。感觉到背上贴上的温热,曹操猛地转身一把抱起了尤利娅,接着走向了不远处的厅堂。
曹操并不知道,他的发妻丁氏并没有怨恨他,在他和尤利娅成婚后不久,刘宏就让妻子召丁氏入宫,隐约透露了一点消息给她,解了她的忧思成疾,同时刘宏也在皇宫旁为丁氏准备了一套宅邸,曹操的长子曹昂将和孙坚的长子孙策一起作为大皇子的侍读,住在皇宫里,而她也可以在皇后那里做个女官。
为了自己的长子,刘宏也可谓是用心良苦,除了孙策,曹昂,就连刚出生没几年的周瑜,郭嘉和张辽,鲁肃,司马懿,马超,庞统,等人都被他接到了雒阳,历史已经改变了,原本应该两年后出生的诸葛亮都提前出生了,更别说原本供他们成长经历的乱世,于是几乎原本历史的名人被刘宏一股脑地接到了雒阳,全部作为日后皇子的侍读,接受精英教育,刘宏不能肯定放任他们自由成长会变成什么样子,便只能作此布置,他实在不想看到原本应该名垂青史的几人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成了纨绔子弟。
刘宏的这一番作为,倒是让这些人的父辈因此得了好处,撇开本就是刘宏心腹的司马防,曹操,孙坚,马腾等人不说,像张辽,诸葛亮,庞统,郭嘉等人的父亲到都是上雒为官,在六部任职,虽然官职不高,可是比起原来的身份或是官职却都是高出了一大截。
尤其是诸葛亮的父亲原本只是泰山郡的地方官,一下子被提拔到了六部当了侍郎,却是让不少人都是眼红不已,当然刘宏能提拔这些人,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具备才器,说起来像周瑜的父亲周异本就是位良吏兼名士,而实际上当时整个时代,刘宏能够用的贤良士人还是极多的,这也是帝国的吏治除了制度和执法严明外得以越趋清明的原因。
当然除了这些人以外,像是内阁省的七位宰相里,刘宏也挑了几人作为皇子侍读,基本上吃住都在皇宫,刘宏是打算给长子培养一个牢靠的班底,顺道为日后培养人才,当然如果长子不争气的话,这些人很有可能是他日后其他儿子的心腹班底,刘宏对于日后的太子之位打算等到长子过了二十岁以后,才会考虑,太早立下太子,对太子来说并不是好事,这是刘宏在总结历史后作出的决定。(日后打算来个诸子西征,看谁猛谁做皇帝。)
昭武四年过得很快,对于定下五年计划的帝国来说,只不过是在罗马人到来以后,修正了原来的海军建设计划,同时对整个五年计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作了调整,其他都是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事实上自从昭武元年改制以后,刘宏虽然集军政大全于一身,其独裁比起汉武帝还要强上三分,但是实际上在内阁省和六部处理帝国政务上,他却甚少干预,基本上可以说是将帝国的烦琐政务都交给了内阁省和六部处理,他自己只是牢牢掌握着帝国军和御史台,并且通过密谍司监控着整个帝国的官僚系统,基本上除了一些重大事务,他可以算得上是垂拱而治,让杨赐他们这些朝中的大佬几乎忘了帝国的中央权力是三分的,只有当天子让御史台处理各地的贪官污吏时,他们才会记起其实天子一直盯着整个官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