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幽州军报。”御书房外,赵云从外急奔而进,手里捧着封着火漆木盒,身上的盔甲不时有雪落下。
接过木盒,刘宏亲自启出后,放在书桌之后,便看起了卢植送来的紧急军报,只是数眼之后,刘宏就皱起了眉头,年初在敦煌大破鲜卑的十万大军后,在从俘虏中挑选了一批人送去并州和幽州后,他就给给曹操,卢植,皇甫嵩他们下达了可以凭自己判断对鲜卑人发动进攻的命令,意在消耗鲜卑人剩余的实力。
不过局势却显然不像他所预料的那样,鲜卑人在损失十万大军后,就会陷入分崩离析,全面转入退守防御的境地,手下高柳军主力未损的檀石槐居然趁势吞并了族中静锐尽失的慕容等部,正式建立了鲜卑国。
檀石槐的立国在刘宏意料之外,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鲜卑人和帝国的实力相差实在太大了,而且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继续看着军报,刘宏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入冬后,曹操和皇甫嵩仗着全军有棉衣御寒,领着十二军团和十五军团兵出长城防线,分两路直扑鲜卑王庭,而檀石槐建鲜卑国的消息就是那时候从沿途遭遇的部落那里打听到的。
当时曹操和皇甫嵩都把这看做了檀石槐的狂妄之举,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仍旧按照出发前的计划,从东西两路进攻檀石槐,不过皇甫嵩带领的十五军团遭遇了东猎的檀石槐和高柳军主力,最后双方在鲜卑王庭以东百里的地方僵持不下,曹操带领的十二军团则趁隙一举攻破了鲜卑王庭,接着放走了一部分人,试图吸引檀石槐回兵救援,给皇甫嵩以及十二军团造出进攻的机会,可是檀石槐却丝毫不管王庭十多万部众的死活,只是凭借自己的优势兵力拖住了皇甫嵩和十二军团,摆出了不死不休的架势。
对于檀石槐的决断,曹操则做出了剧烈的回应,为了搅乱高柳军的军心,他开始大规模地屠杀起鲜卑王庭内的俘虏,同时每天释放一定的幸存者回去报信,短短的七天内,鲜卑王庭几成一片死域,面对冷血的曹操,檀石槐带着五万矢志复仇的高柳军回身死战,硬生生地把曹操的十二军团给打残,不过却也在衔尾追来的皇甫嵩和十五军团的进攻下,死伤惨重,最后檀石槐只得带着三万不到的残兵,和王庭剩下的五万老弱妇孺遁逃,而无力追击的曹操和皇甫嵩也只有合兵退回长城。
放下手里的军报,刘宏想起了被自己委以重任的曹操,这一次冬季攻势,他和皇甫嵩定下的策略可谓凌厉至极,若不是檀石槐带着高柳军主力冬猎,正好发现了皇甫嵩和十五军团,恐怕会在两人的夹攻下,被袭杀于鲜卑王庭。之后他在攻破鲜卑王庭后,试图调动檀石槐和高柳军未果的情形下,悍然下令屠杀俘虏,逼得檀石槐只能回军血战,不惜十二军团的伤亡,和皇甫嵩一起把檀石槐给打残了,更是主宰了这场战争的进程。
十二军团伤亡超过七成,完好的士兵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堪称帝国军改制以来,最严重的损失,作为军团指挥官的曹操不可避免地要负上责任。不过刘宏很难找到责难他的理由,这一仗直接让檀石槐失去了统合草原的资本,虽然他还有两万多的军队,可是他的实力再也不在草原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很快草原就会陷入混战的局面,这可以让他不必再为北方边境的事务投入太多的精力。
将军报收好,刘宏打算暂时不做任何处置,等曹操他们正式的公文报告送到枢密院的时候,再讨论这个问题,不过他心里已经是倾向于把曹操从并州调回雒阳,曹操是他目前手上最快的一柄刀,尤其是曹操在经历了和历史上不同的少年时代以后,在精神上更富于进攻性。虽然说在鲜卑王庭的屠杀是出于必要,可是那样的决定不是普通的将领可以做出的。
数千公里之外,并州,羽林第十二军团的大营,正在写着正式报告的曹操一脸的苦涩,他完全没有胜利者的喜悦,他没有想到檀石槐和高柳军最后的反扑是如此疯狂,他原本以为可以用屠杀摧毁高柳军的士气,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那些鲜卑人舍命忘死的进攻让他损失惨重,想到阵亡的七千帝国军士兵,他的神情也不由变得黯淡起来。
走进屋内,袁术看着曹操,知道他的心情并不好,阵亡的七千士兵不是普通人,他们全都是过去凉州军中的精锐和这十年里培养的精英,用这七千人可以立刻组建五支新军团,但是现在只是一次大战,他们就全都倒在了冰冷的雪原上。
“士兵们怎么样?”看向进来的袁术,曹操开口询问道,现在全军剩下的五千人里,有两千多人再也无法踏上战场,成了残废。
“情绪还算稳定。”袁术叹了口气答道,这一次仗因为地形气候的因素,导致全军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只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和鲜卑人死拼。
“将军,这是我的报告。”袁术从怀里拿出一封公文放到了曹操面前的书桌上,作为参谋长,他的报告要和曹操的报告一起送到雒阳枢密院。
拿起袁术的报告,曹操看了一眼后,摇头道,“你这又是何必,屠杀俘虏之事始终不是什么好名声?”虽然曹操知道天子是不会真地怪罪自己在鲜卑王庭的事情,可是帝国军改制以后,天子至少在表面上是不赞同进行屠杀这种事情的,而帝国的传统也是如此,他出身并不算太好,倒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可是袁术是名门之后,实在没必要和自己扛这滥杀的屠夫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