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刘宏的吩咐,典韦立刻将手中的箭奉了上去,而这时其他人也都是看向了他,目光里有疑惑,也有期待,没人知道他想干什么,其实刘宏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那个鲜卑人既然敢射他,他就要还他一箭。
接过吕布送上的弓,刘宏亲自走到了城墙前,此时整个城墙上已经寂静一片,每个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虽然知道自己这一箭有些意气之举,可是刘宏知道要在这些士兵心中确立军神一样的地位,就必须这样做。
城墙下,燕荔阳愣住了,他没想到汉国天子居然亲自到了城墙前,弯弓射箭,而且对准的赫然是他,那缓慢的开弓分明就是一种蔑视,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掉头逃跑,二是原地不动,等汉国天子这一箭射空。
鲜卑阵中,慕容平看到燕荔阳策马奔出,箭射汉国天子时,心里倒还盼着燕荔阳此举能激怒汉国天子和汉军,可是没想到这个汉国天子再一次做出了让人难以捉摸的举动,居然亲自开弓对准了燕荔阳。
慕容平当然知道燕荔阳退不得,若他此时退却,就算汉国天子射出的箭落空,可终究是他们鲜卑人怕了汉国的天子,对士气是一个打击,可是燕荔阳不退,万一要是中箭,对士气同样是个打击,汉国天子敢这样做,想必箭术应该不错,慕容平额头上沁出了冷汗。
“就算被射死,也好过不战而逃,别忘了,汉国天子自称是天神之子,是世界之主,这一箭若是射空,对汉军的士气打击更大。”慕容平身旁,和燕荔阳同为鲜卑西部三豪之一的日律推演开了口,他的一席话让慕容平坦然了下来。
看着城墙下的鲜卑人巍然不动,刘宏冷笑了起来,这个鲜卑人看起来打算是充一回好汉了,他虽没把握一箭射死他,可是要他出丑却还是办得到的,他这一箭和吕布先前那一箭不同,吕布那一箭近乎偷袭,不过能精准地射中一百五十步外的目标,也已经是箭术高超了。而他则不同,那鲜卑人虽然不动,看似硬抗他这一箭,其实却已经有了准备,只要躲开他这一箭,便是大涨士气之举,端的是打的好算盘。
思量间,刘宏已是拉满了弓弦,且不说他这一箭准头如何,对那些城墙上的普通士兵来说,天子能拉开这等强弓就足以让他们感到振奋,过去的历代天子里,怕是除了光武皇帝,没人能开得如此强弓。
箭矢破空的声音响起,刘宏已是射出了箭矢,他几乎是看也不看就将弓递给了一旁的吕布,接着朝典韦朗声道,“典韦,去告诉那个鲜卑人,朕今日留他狗命,三日后定斩他的狗头。”刘宏的声音清晰地落在城墙上大半士兵的耳中,而这时城墙下已是响起了一阵马嘶声。
射人先射马,是战场上的古训,因为射马比射人容易,刘宏虽无把握要了燕荔阳的命,可是射他胯下的战马却还办得到,更何况燕荔阳从始至终就提防着这箭能不能伤到自己,根本没有管坐骑,于是他在两军阵前被中箭的坐骑掀了下来,一脚扣着马镫,给倒拖着跑回了本阵,样子狼狈不堪。(汉朝早就有上马用的马镫,鲜卑人所用非金属双边马镫)
此时城墙上典韦已是大声讲刘宏吩咐的话说了出来,于是所有人都以为刘宏只是故意要羞辱鲜卑人而已,根本没有想过刘宏其实是因为没把握射人才选择射马,不过刘宏这样做的效果却比射人好得多,帝国军队的士气被彻底提升了起来,而鲜卑人,看着主将之一的燕荔阳被战马拖着跑的狼狈模样,自然是无从谈什么士气。
第一百五十二章 帝国的军阵
三天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对敦煌城内的帝国军人来说,这三天时间就像三年一样漫长,似乎耗尽了他们这一生的耐心,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士兵除了半天的日常训练时间以外,在剩下的休息时间里,都是在反复擦拭保养着自己的武器,即使是那些孝桓皇帝时期的老兵也一样,他们被唤起了一种渴望战争的英雄情绪,而这正是一个帝国处于强盛期内的军人才会具备的品质,他们不像其他时期的士兵以战争为苦,在他们看来战争不仅意味着功勋财富,同时更是一种荣耀。
对于敦煌城的百姓,那日城墙上发生的一切早就通过城内的文人之口而闹得满城皆知,而刘宏和吕布的两箭也被夸大了数倍,成了各大酒肆茶楼的说书先生们这几日的热门话题,至于各大报社设在敦煌的访员则是卯足了劲,只等着三日后的大战能让自己写出不朽的名篇,传诸后世。
天子行辕内,刘宏并没有太在意城里发生的事情,他现在全部的精神都放在了即将展开的战争上,在帝国战争的历史上,除了高祖皇帝开国初年时曾经用四十万大军进攻匈奴以外,此后帝国再也没有超过这一数字的战争规模。
在冷兵器时代,大兵团的战役规模的战争并不多见,而在刘宏所知道的历代名将中,能够指挥超过四十万人以上级别的将领也只有白起,王翦而已,至于之后的历代名将,就再也无人能够做到他们这个地步,当然这并非之后的名将就不如这两人,而是比较于先秦和秦汉时代,军队的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秦汉以后,虽然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的军队数目动辄几十上百万,可是那些军队的素质根本难以和秦汉时代比较,从平均值来说差了整整一大截,所以后世鲜有能指挥冷兵器大兵团的名将,多的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