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郡守府内,傅燮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他没想到天子的队伍居然给那些羌民给堵了,不过看起来天子应该没有动怒,不然的话也不会停下来。

此时距离金城三百里外的官道两侧,全都是附近的村落里赶来的百姓,里面羌人占据了大半,他们赶着牛羊而来,跪在官道两侧,跟着同来的教书先生,道长们一起跪在地上,高呼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让刘宏不得不停下来,对他们做出回应。

刘宏这一次御驾亲征,一来是为了激励帝国军人,二来是出于日后迁都的考虑,三来则是想看一下自己不在雒阳时,制定的新官制能否处理好政务,四来就是到凉州巡视,毕竟凉州以西,归附的胡人占了人口的一大半,他希望这些胡人能彻底地转变为汉人。所以当官道两侧出现赶来的民众时,他直接下令就地驻营,接见那些百姓中的首领。

凉州原本因为战乱而荒芜,不过自从建宁元年平定叛乱以后,刘宏一直对凉州的农业采取低税收政策,同时将凉州征收的钱粮大半就地封库,避免路耗,同时也没有像过去那样直接将荒芜的土地全部转为良田,而是将大半的土地化作牧场,分给归附的羌人牧民,让他们种植紫花苜蓿、麦草等高产牧草,圈养牛羊马匹,而不是像以前过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另外又派了太学生,儒生,传道士去进行教化,这样数年下来,羌人发达的畜牧业和那些迁入的汉人的农耕产业得到了互补,形成了良性的农牧经济循环,因此虽然他们所处的地方在中原的人们看来是属于荒凉的边境地区,可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比起一些富裕地区的帝国百姓还要好上些。所以在凉州,刘宏的影响力比帝国其他地方更强,尤其是那些对待宗教无比虔诚的羌人,直接把他当成神在崇拜。

领着一群村长,场主,太学出身的江寒一边吩咐着他们要注意的礼节,一边也是难掩心中喜意地露出了笑脸,他本是寒门子弟,当年得到名士郭泰的提携,得以进了太学,后来天子下令征募太学生去凉州教化羌人,他便是第一批,不过和那些在干满两年以后,就选择去帝国各地担任地方下级官僚的同伴不同,他一直都在金城郡教化羌人,这一干就是五年,如今在金城郡也是薄有名声,这一次能够得到面见天子的机会,对他而言是个难得的机遇。

就在江寒寻思间,一行人已经到了天子大帐,在赵云通禀以后,他才和身后百余名穿着平时重大节祀时才穿的华服的村长和场主们小心翼翼地进了营帐,生怕自己行止失了礼节。很快他们看到了天子,不过没人敢抬头仔细去看,都是跟着江寒一起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看着那些村长,场主居然没有失了礼数,参拜时倒也像模像样,刘宏不由把目光落在了带领他们的儒生身上,“免礼,平身。”刘宏开口道,不过脸上倒仍是一贯的冷冽表情,目中含威,这十几年来养成的气势足以让普通人望而生畏,再加上他那已经在众人心中神化的天子身份,凡是被他目光扫过的羌汉村长,场主都是感到口干舌燥,胸膛里的心跳得剧烈,仿佛他们被神灵注视一般,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敬畏再无他念。

众人中,只有江寒还算正常,不过在刘宏的目光下,他原本想好的话却是忘了大半,最后只是跟着刘宏一问一答,浑然忘了自己的初衷,是想向天子展示自己的才学,没想到自己竟然像是蒙学里的孩子一样。

勉励了江寒几句后,刘宏便让他们退下了,对这些普通百姓来说,自己还是保持天威如狱的形象比较好,在这个皇权时代,强大的君主才能让民众感到安心。

离开天子营帐后的众人才回过神来,竟是没一人看清刘宏的长相,不过对他们来说,似乎本该如此,凡人面对神灵,又怎么能看清神灵。

出了羽林第一军团的队伍后,那些村长,场主们都是带着村人牧民赶着牛羊到了队伍身后,簇拥着天子队伍往金城而去,而那些村长,场主们则是炫耀地宣传着自己见到天子时的情景,他们信誓旦旦地称天子便是天神,对那些羌人来说,道教的至高神太一便是他们心目中的天神,而天子无疑便是天神在人间的化身,所以才会有那种让人心悦诚服的威严。

随着接近金城,刘宏身后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了三万人,当凉州下起第一场雪时,他才带着羽林第一军团进入了金城,比他原定的行程慢了五日左右,不过刘宏对此到并没有太在意,对高昌壁和轮台的援兵,本就只有冬季过后才能西出玉门关,至于这个冬天他只是以亲临前线的姿态鼓舞整个边境线的军队,同时也宣示他对西域是志在必得。

当知道天子沿途接见了百姓以后,傅燮原本悬着的心放下了,将他准备的名单递到了天子行辕,不出他所料,天子准许了金城郡各地的百姓代表前来见驾,不过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天子拒绝了在他的官署接见这些百姓代表,仍旧是选在羽林第一军团的驻地。

当刘宏在金城接见以羌人,月氏胡,白马氐等汉化胡人为主的百姓代表时,司马防和杨彪他们这些幕僚团的成员则是在骤然转寒的天气里依然向着金城郡赶来,若不是这几年帝国种植棉花也上了一定的量,随行的人员都带了御冬的棉衣,不然这剩下的路程也够他们呛的。

到了十一月末,司马防他们终于赶到了金城,进驻了郡守府,作为天子的文官幕僚团,他们虽然没有实际的显赫官职,不过在天子授权以后,却有着相当的权利,而刘宏这次亲临凉州,让司马防他们跟来,便是为了调查一下凉州的真实情况,毕竟对于帝国的官僚系统,刘宏的评价只是尚可,若是他选择全部相信那些报告,那他恐怕也当不了这强势天子,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是人之常情,同时也是帝国根深蒂固的一项传统,要和这些恶劣的传统做斗争的刘宏还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军营里接见凉州百姓的代表,刘宏一来是为了显示自己对军队和这次战争的重视,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掌握军队的人才是真正掌控一切的人,二来也是为了震慑那些百姓代表中已经归附的胡人,虽然刘宏在凉州实行了消除民族界限的政策,不过他却仍旧提防着这些已经以汉人自居的胡人,只不过这种戒心没有人能看出来而已,至少在外人眼中,他做到了凡是自认为大汉子民皆一视同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