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阅兵高台上,帝国的官僚们比底下的人群看得更清楚,走过来的帝国参谋方阵,不论从任何角度看过去,都没有丝毫的偏差,一千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似的。

乐曲声中,吕布带着帝国参谋的千人方阵走到了阅兵高台前立定了,就像是钢铁般的雕像被浇铸在了地上,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分毫。

当帝国的参谋方阵停下后,阅兵高台前,左右两侧帝国羽林军第一军团的重骑兵方阵在礼炮声中同时移动,两个千人重骑兵方阵的骑兵们策动了胯下的大宛马,当年为了得到这些雄壮的骏马,孝武皇帝对大宛国发动了远征,十万帝国军人用三年的浴血奋战,让帝国拥有了天马。

漆成黑色的一丈三尺长的大枪,纯黑的战袍,墨青色的冷锻鱼鳞甲,被打磨得光亮如镜的胸铠,缀着铁环的马甲,每一个帝国的重骑兵连人带马都似乎隐藏在黑色的钢铁中,只有头盔上的红色雉羽和大枪的红色枪缨才能让人感觉到他们并不是冰冷的钢铁。

大风吹过,人们看着帝国的重骑兵,仿佛觉得那随风而动的红色雉羽和枪缨似乎是灼烧在那一片黑色的钢铁洪流中的火焰。

前来观礼的匈奴,乌丸等外族侍子和西域各国的使节们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着,看着人马披甲的重骑兵方阵,他们心底里升起了寒意,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天朝才能拥有如此强大的骑兵部队,乌孙国的使者看着那缓缓逼近的黑色方阵,忽然想到了那个在西方的强大帝国,也许能和天朝对抗的只有剽悍迅捷的安息铁骑兵。

对于阅兵高台上的帝国官僚和人群中的帝国豪强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光是让人看着就觉得心惊胆颤的强大武力,看着天子的背影,没有一个人能否认获得帝国军队效忠的天子有能力消灭任何对抗朝廷的人和家族。

内阁省的七名宰相,身为帝党成员的他们忽然觉得天子这场向百姓开放的阅兵式或许是在向地方的豪强和高门展示力量,在这压倒性的力量下,没有谁可以对抗。

最后两个重骑兵方阵汇聚到了参谋方阵的两旁,每一个骑兵都是整齐划一的下马,站在了阅兵台前,在这些骑兵中,有不少原本北军五营中的匈奴和乌丸骑兵,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彻底抛弃了自己的过去,对他们来说,在帝国娶妻安家的他们只是一个汉人,他们对帝国,对天子的忠诚不会输给任何人。

随着羽林第一军团的重骑兵登场后,羽林第二军团的两支千人轻骑兵方阵也控着马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和重骑兵的凝重森严不同,参加阅兵的帝国轻骑兵们穿在琐子甲外面的犀甲经过帝国工匠们的修饰,充满了威严和华美,他们的腰间悬挂着手弩和新的帝国军刀,一手控马,一手执着上等的角弓,靠近了重骑兵方阵。

或许是重骑兵带给人们的震撼太大,轻骑兵方阵并没有让人们发出惊叹,可是帝国的军人们明白,他们才是日后帝国在战场上的主宰。

当帝国的轻骑兵们下马后,人们忽然感觉到了脚下的大地在震动,而且逐渐逼近自己,当阅兵高台上,帝国的官僚们看向两侧时,都是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目光,两支步军方阵以缓慢的速度靠近着。

穿着全身冷锻鱼鳞甲的帝国重装步兵们执着重达四十斤(约合10kg)的陌刀,踩着沉重的战步,以一种如山般压迫而过的气势走向阅兵高台前。

匈奴,乌丸等外族侍子和西域各国的使节们脸色有些发白,天朝所展示出来的武力让他们感到喘不过气来,虽然明知道自己的国家与雒阳相隔万里,可是恐惧感仍旧在吞噬着他们的内心,尤其是西域各国的使节,在鲜卑人取代了北匈奴过去的霸主地位后,他们对于天朝的进贡曾经中断了数年,直到现在的大汉天子即位后击败羌人的叛乱,隔了数年才恢复属国应有的礼节,这让他们难免心中惴惴不安。

重步兵方阵后,是帝国的轻步兵方阵,弓弩方阵以及戎车方阵,半个时辰以后,一共十三个千人方阵矗立在了阅兵高台前。

乐曲声停了下来,天地间只剩下了猎猎的风声,刘宏看着寂静一片的方阵和人群,走到了高台前,注视着底下的士兵方阵,目光中透出了冷冽的光芒,这就是他一手打造的帝国军团,只需要他一句话,他们就会为他征战到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刘宏缓缓拔出了腰间的天子剑,随着他拔出剑锋,十三个方阵中的帝国军人们觉得在那一刻他们就是天子手中的剑,要为帝国开疆拓土,建立不朽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