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袁绍,孙坚,董卓等人羡慕的目光里,童渊,黄忠,王越三人恭敬地接过了军刀,然后在天子的命令下,拔刀试斩,几乎是刀一出鞘,三人就察觉到新的帝国军刀比起过去的环首大刀,刀柄重心更靠后,挥刀之后,三人的眼神立刻变了,新的帝国军刀的刀身弧度更利劈砍,配合其靠后的刀柄重心,绝对是骑兵马上的利器。
不需要问,刘宏从童渊,黄忠,王越三人眼中就看出了他们对新帝国军刀的喜爱,这时一旁的张让为他牵来了马匹,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刘宏翻身上马,策马而出,接着挥刀出鞘,如闪电般将前方的木桩一一劈斩。
看着天子在远处勒马而定,曹操等人才回过神来,目光落在了那一地被劈碎的木桩,他们都是惊愕于新的帝国军刀那恐怖的杀伤力。
“这是为骑兵而生的凶刀!”几乎每个人心里都升起了这样的念头,曹操等亲卫参军营的成员都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帝国三十支羽林军团,朕只打算建立三支重骑兵军团。”下马后,刘宏看向了一众帝国军官道,他心目中帝国的主力骑兵应当防御和攻击都强于草原骑兵,但是机动力却不差多少,这种新的帝国军刀就是为此而产生的。
自从建宁四年起,刘宏就在天水郡开了牧场,将皇宫内挑选出来的纯种大宛马作为种马送往凉州进行牧养,同时加紧了马政建设,以帝国现在的国力可以勉强保证三万骑兵的用马。
“这是给轻骑用的琐子甲。”刘宏再次向众人展示了新的装备,和重骑兵以及重装步兵的全身冷锻鱼鳞甲不同,帝国轻骑兵的铠甲是以细密的冷锻铁环相缀而成,只护住胸腹等要害,虽然防御不如重骑兵使用的全身冷锻鱼鳞甲,但是加上外穿的皮甲,应对草原骑兵的弓箭绰绰有余,而整套铠甲重量不过三十六斤(约合9公斤)。
对于曹操等人来说,都是眼睛一亮,他们忽然明白了,天子看起来是打算以这种拥有强悍攻击和不逊色于草原骑兵机动能力的骑兵作为帝国今后骑兵的主力,算起来对鲜卑人来说,穿戴琐子甲的帝国轻骑兵也算是重骑兵了。
看到曹操等人的神情,刘宏知道这些亲卫参军营的参谋军官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用意,算起来帝国的科技力量绝对远超当时的任何国家,琐子甲的研究只是用了一年半,帝国的工匠们就发明了多孔拉丝,以及更先进的退火技术,比起鱼鳞甲,琐子甲的制作工艺得到解决后,其制造要快得多。
离开建章宫时,曹操等一众帝国军官都是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帝国新的军备装备军队后,要如何编制新的战术,而王越和童渊则是和黄忠这样的猛将商量着轻骑兵的刀术,打算创出一套适合马战的强悍刀术来。
等到众人都离去后,刘宏则是看着军刀,琐子甲,角弓,连弩,看向了北方,现在新的帝国军制改革后,在五年里,在不影响帝国经济的前提下,他可以拥有六支全副武装的羽林军团,到时就是和檀石槐还有鲜卑人决战的时候。
皇宫,教坊司,宫廷的乐师们忙着阅兵时的军乐和国乐准备,到时候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他们将在世人面前第一次唱起帝国的国歌,以后可是要传唱后世的。
雒阳郊外,第二至第六羽林军团的驻地,所有的士兵都在为着三个月后的阅兵式拼命训练着,希望能够成为所在军团的精锐获得新装备参加阅兵,而不是像其他人只是穿着新军服列成方阵而已。
随着羽林军团编制的建立,大批的细柳营军官进入了六支羽林军团,对士兵进行再教育,如果说各级军事主官主抓训练,那么顶着参谋之名的细柳营军官则是全方位的来使士兵明白什么是帝国,什么是皇权,什么是服从,什么是纪律。
羽林第一军团驻地内,董卓,孙坚,公孙瓒等人都是大声呼喝着麾下的士兵,“我们是陛下的亲军,帝国的第一近卫军团,到时如果比不上别人,还有什么脸称第一。”董卓咆哮着,额头上全是汗珠,第一军团的荣耀让他们这些军事主官都是不敢怠慢,三个月后的阅兵式上,天子将为六支军团亲授帝国军旗,而他们第一军团还将得到天子另外赐下的军团旗帜,和龙骧卫的封号。
和羽林第一军团一样处在紧张气氛下的还有细柳营,作为天子一手建立的军官学院,到时阅兵时,细柳营的参谋军官团可是排在第一的,因此回到细柳营的曹操,袁绍他们谁都想成为当先的执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