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清了是谁将他们击溃的?”段颎目光落在身后悬挂的地图上,心里一动,他想到了护羌校尉李膺,应该是他派出的援军到了。
“应当是我军护送辎重的部队,不过听那些溃败羌兵说还有一支骑兵,头盔上插着红色的雉羽,作战极其强悍,无人能当其冲锋。”说到这里,董卓迟疑了一下道,“大人,似乎来的是羽林骑兵。”
“羽林骑兵。”段颎的目光变得犀利,天子将亲军派出来了,难道是……,想到这里,段颎看向董卓道,“选派斥候,一定要找到他们。”
“喏!”董卓领命而去,他知道只要那些溃败的羌兵说的是真的,那么大营里低迷的士气会立即高涨起来,尤其是天子派出了亲军参战,对他们这些凉州子弟来说,说明天子没有把凉州当成可以抛弃的地方,他们这些年来的奋战是值得的。
两天后,董卓派出的斥候带着捷报回来了,‘我军在桥门谷大破两万羌人伏兵,斩首八千,俘虏一千。’斥候高喊着冲入了大营,‘天子派人来犒赏咱们了!’随着斥候的呼喝,很快整个大营内都沸腾了起来,自从后勤断绝被困以来,士兵们都没有再听到过一个好消息。
中军帐内的段颎听到这个消息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接着他很快召集了众将,从他带兵和羌人打仗以来,还是第一次被困在一个地方那么久不能动弹,如今后勤辎重送到,他要好好出这一口恶气。
羽林骑兵和后勤辎重队伍的到来对三万凉州军士兵的士气所起到的激励作用是段颎和董卓难以想象的,他们没有想到天子居然将孝桓皇帝时期宦官集团克扣的赏赐一并补足发下了,在过去段颎为了领兵出征,甚至要出钱贿赂,部下的士兵全靠他用恩义笼络和劫掠叛军才得以维持。
“天子万岁!”得到犒赏的三万士兵欢呼的声音在驻扎的山谷不断地回荡,对他们来说,那些本该属于他们的军饷成了新天子的恩赐。
负责颁诏的高虎看着底下欢呼的凉州士兵,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帝国过去亏欠这些士兵实在太多了,不过从今以后,克扣军饷和赏赐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想到远在雒阳的天子,高虎心中默道。
看着士气高涨的士兵,段颎知道接下来这一仗没什么难打了,比武器装备,比士兵,那些羌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就算人再多,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是夜,中军帐内,段颎将贾诩和公孙瓒等人介绍给了自己的部下,至于高虎则是以天子使节的身份也赫然在座,当听到年青的贾诩是天子派下的军师时,包括董卓在内的将领都是吃了一惊,不过在知道三天前的桥门谷大捷就是出自他的谋划时,都心中释然。段颎很大方地让贾诩来策划这次反击,同时也看看这个年青人的本事,反正最后决定与否仍是他做主。
贾诩也不推辞,只是说出了自己一路上早就想好的计划,而他的这个计划正是按照段颎一向的用兵风格制定的,和帝国三大名将中的其他两位不同,被羌人视做杀神的段颎从来都不是喜欢争夺实地的兵家,他的用兵风格神似战国时代的秦国武安君白起,喜欢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只要斥候探明敌军主力所在,就立刻带兵突袭,杀到敌人崩溃为止。
听着贾诩深合自己用兵之道的计划,段颎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这个年青人还真敢想,自己和羌人打了半辈子交道,才有把握制定出极险的计划并付诸成功,却料不到这个只是第二次参与的军师就定出了如此大胆的计划,派偏师绕过逢义山,堵截他们的后路,他是打算把前面这近十万的羌人大军一举歼灭。
段颎眯起了眼,可以说这个年青军师定出的计划和他所思正是不谋而合,“不愧为天子看重,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听到段颎开口,董卓等人都是一愣,他们很少听到段颎如此夸赞一个人。
“董卓,你等会挑选两千健儿,连夜出发。”段颎从不是个犹豫的人,打仗时更是如此。
“喏!”董卓大声应道,这绕过逢义山的偏师只要成功,那就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