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页

“是谢宝提的。”云丫头指指边上正在指挥落闸的谢宝。“谢家大哥前个儿说,云家得了庄上的好风水,长年受乡亲们照料。这雨季前清了蓄水塘。一来给大伙儿肥地;二来,雨季上过水顺畅,不至于闹了涝去。”说着,喊人抬了小半筐鲇胡子过来。“天热。出水就死,没得保存,正说给京里鱼庄送上两筐,其余的自家庄上乡亲们分了。等会儿小女派人给王家大哥送到府中。”

“没黄鳝?”家里吃不了这个。后花园的水塘里如今都下不去人,几个娃没一个省心的。九斤长年捉的鱼虾,也不看看什么品种,都往花园里扔。搞得自家池子和王八养殖场一样。大的小地,一到午上全爬出来晒太阳。前两天逗小三玩,扔了池子里。再拉出来。小屁股上就带了俩王八。这两天正说收拾呢。

“刚挺大一筐黄鳝都让三夫人拉走了。”云丫头朝路上指过去。“这前头刚走呢。”

在饮食上,老四对我得胃口。我敢吃啥,她就不带含糊的。正聊着,谢宝泥手泥脚的就到了跟前,还有脸朝我拱手问好。当着云丫头的面,不好教训。瞪了一眼,没搭理。

云丫头看出来了,笑道:“谢大哥是好人,自打来了庄上,帮了庄户解决不少难处呢。”说着,指指身后才挖地两条干渠。“亏得是谢大哥的策划,往后这两条渠挖通了,前后水道就贯穿起来。两头一开,连上荷塘就成了活水,再不用为这水旱两季饮水排水发愁了。”

我点点头,搭着怪腔朝谢宝道:“这么说,咱谢大侠也通水利了?”

谢宝被我问得尴尬,小声回报道:“当年在剑南时候学过一些。不敢说通。”

谢宝这么一说,倒让我想起一件事。应付云丫头几句,拉了谢宝走了坡顶上问道:“当年你是在剑南西南上任的差?”

谢宝点点头,“比不得长安。深山老林的,沟壑多,穷乡僻壤。小弟当年地方上跑了个通透,这村庄之间往往一山之隔,却要走上三四十里山路。百姓生息艰难,不易啊。”说这里,脸上露出不忍之情。望望坡下热闹地劳动场面,感叹一声,“若都能像长安王庄这般富足……”

附和着谢宝的心情,胡乱感叹两声。“方户生认识吗?小地方一个县丞,有没有印象?”

谢宝思索一阵,犹豫地点点头,“过去经年了,打交道的人又多,子豪兄这么一提,模糊记起来点。是有这么个人。是游学到剑南安的身吧?”

大约对了。“怎么样个人?想起来地都跟我说说。”作为一个县丞,和谢宝这种带着背景来补缺混资历的官员不同,仕途之路天壤之别。谢宝是个实心眼,以他的身份,该是不屑于跟当地的芝麻官有交往。如今能记得一丝半点,说明咱谢兄弟是个实干家。谢宝眼里,方户生该是个好官。没读书人地架子,也没官员地矫情。修路的事,与方户生有过一面之交。

作为父母官,方户生为了修路,上下都跑遍了。求爷爷告奶奶,一点散碎银两就把方户生打发回去。谁都没在意,只当是扶贫。没想到,半年多地时间,方户生就发动当地百姓开了工。等谢宝离开剑南的时候,听说路已经基本修到尾声了。

“这么说,这方户生是个能吏?”我最不喜欢能吏,不好对付。尤其经谢宝这么一概况,打心里对这方户生有了新认识。按经历来说,孤身前往剑南游学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难以镇压。结合南晋昌的线报一整合,一个既不怕死,又不怕苦,沉稳、精明……

一般来说,这号人应该是我的交游对象才是。不该弄得这么血淋淋。不能小看别人,以为自己是什么什么啦,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那就离死不远了。

和二女订了几个小计划。收买?可能性不大。仗势欺人?就怕对方不认我这号。而且这种人你不能让他心里有了计较。一旦他把你当了敌人,敢有一天翻过身,能整死你。就像刘仁轨收拾李义府一样。要我说,李义府当年就因为手软了,让刘仁轨这臭鱼翻了身。如今被人压着、骑着,在朝堂上都失了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