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豁然清醒,终于悟到一个至理,只有站了悬崖上才能领悟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自古吟诵华山景致的诗词如此之少?说奇,说秀,说险,都不比其他五岳差,说高更是堪比恒山,海拔两千米担得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说法,可杜甫在长安混了这么久却非得跑泰山上做这诗是什么道理。

远大的抱负,浪漫的气息,多伟大的诗人啊,流年不利也不要紧,在长安厮混多年,这么个好景致为什么不跑来散散心?

杜甫怕死,他不敢朝华山上去,皇帝们怕死,所以守了关中的皇上也千里迢迢朝泰山封禅?咋不就近禅呢?叫人看不起!敢上华山,敢在唐朝这么危险的条件下上华山,虽然只到回心石有点丢人,可也比杜甫有胆量得多!看来我改崇拜王安石了,至少人家写了《游褒禅山记》,说明是个不怕死的家伙。

嗯嗯,褒禅山不错,这就不用给杜甫面子了,回去就纂改诗词,给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改造下,看来《望岳》就该加到华山头上了,给俺家九斤留着,等他往后大了我就让他来华山转转,告诫他不许上山,在山脚下做这诗就行,上面太危险,老爸不放心,老爸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下去。

上去一个个还神情自若,下来时候连导游都灰头土脸,几十个人大呼侥幸,有这个经历就算是没白活一趟,终于领会到人生的宝贵之处了。看来啥时候建议李治同志来一次才对,泰山上的安稳不知道生命可贵,陛下能在华山顶上看次日出比封一百次禅都解决问题。

我大脑一片空白,半蹲了走路的姿势在平地上还改不过来,扶了山壁一脚一脚朝下探,顾不得形象,就这样子能活着下来就是万幸。有二娘子护驾如同虚设,老天爷保佑没出事,想想就一身冷汗,往后谁再提来华山游玩,老子杀他全家!回去先批评二娘子,夫人出来时候是怎么交代他的,要保证我安全,要保证我不去险要之处,可一听了爬华山他比别人都激动,无论上下总是杀在队伍最前面,这得扣工资!

我敢保证这年头没人领略过东、西峰的日出,至于什么华山派的令狐大侠后山面壁时候还有人一天里上窜下跳地来送饭简直就是扯淡的事情,送送试试,摔断腿是万幸,摔下去是理所当然。

都是经过生死考验的好同志,有了爬山的经历,三十多个人相处得比往日和睦多了,无论是农学里的旧部还是削尖脑壳钻银监这新机构里的投机之徒。在后面的路途中显得那么团结,甚至都知道体恤牲口了。车子上坐坐又下来走走,好让马匹轻快点。脚程自然会慢下来。一天四、五十里的速度让我很满意,出潼关时候已经殃磨四天了,直到看到风陵渡口的浮桥上兰陵的车驾还犹豫不决的样子。

“前面是长公主的车驾,少监是不是先歇歇,等公主过去咱们再赶路?”手下有人提议,赶路再急也不能冲撞了公主。我们后面跟着就好。

点点头,示意大家给队伍朝后面撤撤,我则换了官服,带了二娘子很恭敬地跑了长公主这边问安,礼节上要过去,不管凤辇上坐的人和我什么关系,老乡嘛。

“等你两天了!”兰陵摒退左右。让我只身上了凤辇回话,“没良心的,还真掐了点上才到,就不说早过来一会?”

“屁,能活了来就不错了,你没上华山发疯吧?”公主就是公主,凤辇上连茶水的质量还是那么考究,不像我风餐露宿的感觉,先掏点蜜饯吃,出来几天嘴淡出鸟来。

“山底下转了转,没上去。”兰陵打量我几眼,笑道:“别说你上去了,我可不信。”

“很遗憾,我都上到东峰了。”自豪,掏了个回心石旁松树上掉落的干松塔显摆,冒充是从东峰看完日出后留取的纪念品。“都去了,云雾缭绕的,里面景致妙不可言,仙境知道不?满山神仙晨练。”

“我也有个同样的。”兰陵翻出个松塔和我的比较,“怎么分峰顶和山脚下的不同?”说着将两个松塔藏了背后互换了几下,摊开手坏笑道:“你说哪个是你的?”

难度很大啊,俩都像我的,可又都不像,究竟是哪一个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