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要不是这,所有棉花算个总帐,咱两家分摊?这公平,大家成本相同,不偏不相。”换了远处就倒霉了,运费高不说,还耽搁生产周期。竞争这么激烈,落了后手再不好扳回来。

“这才是人话,就这么办。”兰陵满意地点点头,“其实我最近心情也好呢,呵呵……”

“本来我心情也不错,可现在不好了……”

“那等手上清闲了,妾身陪您出去转转。”兰陵挨过来,腻声道:“稍微朝远里走走。”

“多远?”

“千十里地。”

第二百六十章 终身大事

优越感这个东西比较复杂,按我的理解,应该和相对论相去不远?就好比认识俩字的在文盲面前就成了学究,独眼龙嘲笑盲人,瘸子大破肢截瘫者一个道理。而王家庄子的庄户们明显有了这个趋势,相对的优越感让大伙觉得自己成了人上人,至少和后村比是这个样子,就让后村的庄户和地主很恼火。

后村的地主老财人品不错,姓赵,老四口(仨婆娘)和王家睦邻友好几十年,说不上富贵人家却一家都知书达理中规中矩。颖扩建学堂的时候赵夫人就找上门来,提议学堂由两家共同出资,条件就一个,后村的娃娃享受与王家庄子相同的入学条件。

“那就答应吧,老邻居的,咱家的石灰窑还在人家后村上呢,要求又不过分。”老赵家靠了七百多亩良田过日子,既不经商,朝廷里也没多大背景,俩儿子才过了考,在地方上当小吏,充其量算个殷实人家。

“也不单为这个,就是找了拉话呢。”颖觉得别人求上来很有面子的事,尤其近两年上王家在地方上陡然崛起,前后找她办事的人不少,场面上也支得开。“话里话外提她家虽然地少,可庄子大,没几家农户,幸亏有个石灰窑才显得热闹点。”

“哦,那不错,人家想你让陈家过去投资呢。外面人不知道,以为王家庄子这几年好转是陈家过来建作坊的功劳,想给自家和庄户谋点福利。”王家老庄子是塞不下作坊了,新庄子起了个硕大的织造作坊,虽然空地还有,可有了以前的教训再不敢多建,免得织造兴旺起来没地方扩建。“好事,看二女老四俩还有啥打算,不是想把香水和花露水分拆开吗。这下有地方了。”

“这么一来先生不够用。”颖听说学堂,没搭香水的话,看来心里有打算。

“我意思,你既然弄大了就好好请俩先生,钱咱家出了。娃娃们交了粮食是来上学的,从学堂外过了几次,里面都闹哄哄逛西市的感觉。”没有想像中学堂的样子,连武术学校都不如,培养响马很合适。“你照了人家什么郡主家的学堂的规矩试试,咱家胡来可不行。”

“那可花钱,人家给族里子弟的学堂,咱是给农户办的。”颖不情愿地咧咧嘴,“说起来就是装个样子,也没指望过乡贡的。”

“看,糊弄人吧,出发点就不对。才乡贡,你弄好点说不定出进士呢。”想想也不可能,这年头科举科目繁杂,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秀才等等,光合格的教师都不够。指望几个省试不过关的考生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出来。挠头道:“算了,尽量弄好点,别糊弄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