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们急忙点头,心中都想:“这不还是得追嘛,和没说一样!”
徐世绩看向前面的好几条小路道:“不如我们派捉生将过去,大家散开来行事,放放暗箭,如果有可能的话,偷偷摸过去,没准儿能把前面的大人物抓住,当然要有大人物才行!”
这不还是猎杀嘛!
将军们再次点头,又道:“将军高见,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如果让你们想到了,我还当什么大将军,你们不都成大将军了!”徐世绩挥动手中马鞭,叫道:“绕过山去,兵将散开,各自行动,单个猎杀!”
安西兵当即散开,捉生将前头探路,大队人马在后跟随,钻进山脚下的树林!
断后的百济兵顺着盘山小路上了山腰,回头望去,却见安西兵钻了林子,心中不解,为什么敌兵不追上来,难道他们认得路?可他们走错路啦!
过山的道路确实有好几条,但偏偏安西兵走的哪条,看似虽大虽宽,但事实上是去另一座城市伊宗城的,并不能绕过眼前这座大山!
不管敌兵要去哪里,有什么目地,没引来就是没引来,得赶紧报给大王知道才好,如敌兵有诡计,也好早点想出应对之法!
腰中有号角的百济兵一起拿出牛角来,呜呜地吹起,告诉山下埋伏着的百济大队,敌情有变!号角声前呼后应,响成一片,而且越吹越急!
在这年代,传递信息,如果不能面对面的报告,就只能靠旗语和号角,旗语还好些,可以传达的信息更多,更准确,可号角就差了许多,尤其是好多人一起吹角,长短音混乱,这种情况下,要想分出传递的是什么消息,那除非是天上的大罗神仙了!
扶余璋在军队的最后方,他抬头望着山上,这时候那些断后的百济兵还没奔到山顶,只能听到号角声,却看不到具体的人,角声急促,他自是大吃一惊,本来就对战胜隋军没有信心,想着打一场小胜,得点资本,然后好赶紧谈判,现在听到连成一片的号角声,他顿时就慌了!
扶余璋看向身旁的大臣,问道:“这是要告诉咱们什么军情啊?”
跟着他一起撤退的大臣,如果只是武将,那就简单了,管是什么军情呢,等那些百济兵回来再问不就得了,反正左打也是打,右打也是打,大不了就是个战死,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偏偏现在是文臣多于武将,百济文臣吃香,自然能离得扶余璋近些,而文臣想事情时,往往会想的很多!在不能进行朝堂辩论,不能进行反复考证的情况下,往往还会想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可和平时坐在家里玩笔杆,是完全的两回事!
扶余璋一问,有的大臣就回答道:“是不是后面又有大批隋军追来啊,听角声如此急促,应该是出了紧急状况!大王,不如我们暂避敌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