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司马迁吗?你还不够格!”刘弘基和杜如晦一样,都是官宦人家出身,可又混得不好,两人出身差不多,自是谈得来。
杜如晦笑道:“我可没想要写史书,只是想记载一下所遇事情罢了!”
“你说,咱们还能活着回中原吗?”刘弘基问。
杜如晦向东面望了望,又低头写字,道:“肯定回得去,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
刘弘基道:“为什么,你会算命不成?”
杜如晦啪地一声合上本子,道:“想知道为什么吗?那你替我背行李!”
刘弘基哈的一声:“你做梦吧你,我才不想知道为什么呢!”转身就走。
杜如晦在后面叫道:“要不,你把水分我一半,我就告诉你!”
第100章 血染玉门关
玉门关,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是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俗称小方盘城。
汉代时,由于国力强盛,所以把玉门关修在了敦煌西北,一百八十里处,那时的敦煌在玉门关里!可自晋朝以后,中原百年战乱,国家分裂,各个王朝忙于内战,导致中原国力衰退,而国力衰退会直接反应在领土缩水上,所以玉门关的城址便开始往东迁移,隋朝时的玉门关已经迁到了敦煌以东,这就使得敦煌由关内城,变成了关外城,现离玉门关大约一百二十里!唐朝武则天时又再变迁,但无论如何变迁,都是和国力强弱联系在一起的。
李勒带着大军走不多远,来到了一条河前,这条河上游河床狭窄,而下游逐渐变宽,水流甚急,河上并无摆渡和桥梁!
找来当地人打听,原来这条河叫做葫芦河,而玉门关就在建在这条河的上游,以湍急的河水为天然屏障,抵御外敌,要过葫芦河,得先到玉门关才行!
李勒冲手下将领笑道:“原来这便是葫芦河!走吧,咱们顺着河去上游找玉门关!”在他的记忆里,玉门关外好象并没有河,可能是改道,或者干涸了。
徐世绩问道:“听大人的语气,以前知道这里有条河?”
李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葫芦河不就是《西游记》里提起过的河嘛,不过这时候唐僧还没出生,他总不好说:“很久很久以后,会有个和尚,养了三只宠物,一只是小猴儿,一只是小猪,还有一匹小马,他雇了一个男保姆挑行李,带着他们去西边,参加一个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