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正月十七那一天,韩家学堂正式开学。黄茂林提前把方孝俊的束脩交给了明朗,明朗仍旧是只收了一半。

黄茂源听说之后,赶忙要来自己给。

黄茂林拦住了他,“你急什么,今年秋天他又要去考院试了。到时候花销大着呢,还怕没有你出力的地方?”

黄茂源不好意思得笑了,“妹妹整天在家里给我帮忙,妹夫的束脩却让大哥出了。”

黄茂林让他坐下,“妹妹也经常来给我帮忙,束脩也没多少钱,明朗只收了一半。要不这样,束脩我已经交了,你把妹夫的茶饭钱给了。”

黄茂源忙点头,立刻从怀里掏出了钱给了黄茂林,“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大哥带我去交了吧。”

黄茂林也没客气,带着黄茂源去了韩家,把方孝俊在学堂里的茶饭钱交给了叶氏。

叶氏想了想,“俊哥儿八月间又要去考试了,我估摸着问题不大。等他考中了自然就不用再来了,你们就给我七个月的茶饭钱就行。”

黄茂源当场给了钱,并对叶氏说了一些客气话和感激之语。

回家之后,黄炎夏和杨氏问了黄茂源具体情况,淑娴在一边红着脸不说话。

黄炎夏心里很满意两个儿子的行为,知道友爱手足,以后才能一起过上好日子。从此,黄炎夏更加用心的帮衬两个儿子,杨氏也经常带着淑娴到梅香家来帮忙。

过了元宵节没多久,一天下午,隔壁杂货铺的吴掌柜来找黄茂林。

二人相互说了些吉祥话,一起坐下,梅香倒了茶水上了果子,抱着儿子到一边玩去了。

吴掌柜也不客套,直接问黄茂林是否要收学徒。

黄茂林不意他居然说的是这事,点头确认,“是有这个想法,吴掌柜有合适的人选?”

吴掌柜四十多岁了,留起了胡须。他摸了摸胡子,“不瞒黄掌柜,我妹妹的一个远房小姑子,家里有个小子十二岁了,想出来学门手艺。我听说黄掌柜年前就想收徒弟,我说的这个孩子年纪不大,又勤快又机灵,倒是个不错的好孩子。”

黄茂林想了想,“吴掌柜介绍的人自然是可靠的,只是,给人做学徒可不容易,我虽不是那等刻薄人,不会打骂孩子,但这毕竟是吴掌柜家的亲戚,若我说重了,岂不伤了咱们邻里情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