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在黄家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也大略在黄家看了两眼,知道了黄家的大致样子。
走的时候,杨氏给小苏氏等人一人备了份礼,给梅香封了个红包。
瞧过了家之后,杨氏又火速和韩家商议了婚期。
梅香的意思是定在明年年底秋收之后的十月,到时候明朗该考试也考过了。
杨氏不同意,非要放在四月。一来,还没到农忙,二来,两个孩子年龄都不小了。
这是明面上的理由,私底下,杨氏自然希望梅香早些进门,然后红莲也可以紧跟着进门。而且,等到明年年底,明朗要是过了府试和院试,就是正经秀才了,到时候韩家门第高了一头,自家娶媳妇的头岂不是低的更厉害。
婆家要求早进门,这都是常理,表明婆家重视这个媳妇。
叶氏最后同意了杨氏的意见,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四月。
等送走了黄家来商议婚期的人,梅香急着和叶氏说理,“阿娘,明年四月快要农忙了,我走了,家里怎么办?到时候明朗说不定要到州府考试,家里正缺人手呀。”
叶氏摸了摸她的头,“不管是农忙还是你弟弟考试,都不能耽误你的婚事。农忙我自己能干,就算我不想干了,请人干就是了。至于明朗考试,让你二伯抽几天功夫送他去,到时候你嫁到了黄家,茂林就是他正经的姐夫,让茂林和你二伯一起送他去府城,名正言顺。”
梅香听到正经姐夫四个字,脸红了红,“阿娘,我走了,家里的油坊要怎么办呢?”
叶氏半晌没说话,“等明朗明年二月间考了县试以后,我再做决定。若是他能考中,我们就搬到镇上去。暂时不提油坊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总会有办法的。”
梅香也不再争执,“那,以后我时常回来,帮阿娘干活。”
叶氏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就是太操心了。明年你弟弟都十四了,他也该担起事情了,到时候你好生过你自己的日子,总不能一直让你为娘家操心。”
梅香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总觉得他们还小的很,一眨眼都这样大了。”
叶氏看了她一眼,“既然婚期定了,我就要开始给你准备嫁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