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到了上元节。
作者有话要说:
小时候的年味真浓啊,无比怀念~~
第56章 上元夜摇骰玩龙
正月十五对平安镇一带的人来说, 比过年还要忙碌,因为十五夜里的饭和过年规格一样。吃了十五夜饭之后,还要到先人的坟墓上送亮。
所谓送亮, 就是在先人坟墓上点一根蜡烛, 用红纸围上。传说,这一天,故去的先人要回乡探望后人,每个人坟墓上点上蜡烛, 先人不会迷路。送亮要准备的东西多, 蜡烛、纸、炮、香,样样都不能少, 略微哪里不精细,就是对先人的不敬。
除了伺候先人,夜里的饭食更不能马虎, 吃饭前还要和年三十夜晚一样在家里烧香上供。
从初七八开始, 天气就越来越好了。到了十五这一天,地面已经全部干了,白日还出了太阳。
明朗一个上午都带着弟弟在准备送亮用的东西, 打钱纸他已经学会了,唯一的困难是他的手太小,处理钱纸的时候不能像大人那样娴熟。且今天送亮要烧大量的钱纸,他又拒绝了韩敬奇来帮忙, 只得自己慢慢干。
叶氏带着女儿操持家里的饭食。
除了这些, 今天夜里,平安镇有名的玩龙队伍要到韩家岗来。
从初四开始, 天黑后经常都有玩旱船的队伍从门前经过。
玩旱船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妇人和一个汉子配合, 妇人打扮的花里胡哨的,抬着个小船在空地里转悠,一个汉子拿着船桨假装撑船。两个人一起面对面绕圈子,撑船的汉子一边绕一边唱,唱的都是随即编的词,旁边敲锣的打鼓的跟着奏乐,旁边看热闹的人叫好声不停,整个场面好不热闹。
旱船队伍一般从青石桥开始,先在桥上玩一会,算是敬河神。然后挨个到各家门口唱一阵子,据说这样唱过了,第二年主家会万事顺利。主家为表示欢迎,会放小鞭炮、撒糖果,给旱船队一些吃食甚至铜钱。旱船队后面跟着庞大的队伍,都是看热闹的族人。平日里哪里有这样的热闹看,一到正月玩旱船,男女老幼都出来了。
快到哪一家了,主家赶紧从队伍里跑出来回家做准备。若是旱船队从门口路过,你家紧闭门户,来年就要倒霉了。
叶氏原来也会玩这个,她还是旱船队里的好手。但那些撑船的汉子有时候唱歌时不免会从言语上占便宜,众人也都一笑而过。原来韩敬平在时,族里那些兄弟们跟嫂子弟妹开个黄腔也无所谓,大过年的,谁也不会计较。如今不一样了,叶氏是个寡妇,她谨言慎行,再不肯去旱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