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林摇头,“婶子说了,分出一半给梅香做嫁妆呢。”
黄炎夏点了点头,“你丈母娘是个明白人,这样,咱们家这回得的银子,我也分给你一半。这银子,你自己收好,以后你就算买田置地,也是你自己的,和家里无关系。”
当日黄炎斌说只要一棵,黄炎夏又强行分给他一棵小的。二房剩下四大三小,共计是二十七两五钱银子。
杨氏插了一句嘴,“当家的,这,还没分家呢。”
黄炎夏瞥了她一眼,“茂源,你记住了,以后你要是在外头能找到来钱的路子,就算你和你大哥没分家,你也可以留下一半,这是咱们家的老传统。以前,你们大伯做木活儿,我磨豆腐,得了的银钱都是交给家里一半,剩下的自己留下,以后你们兄弟也是一样的。若都等着吃大锅饭,最后一个二个都成了懒汉,谁还愿意干活,白等着吃兄弟的就是了。”
杨氏心里想了想,就算分给茂林一半,还剩下十三两多呢,以后茂源也能得一些,遂不再说话。
黄茂林看了看黄炎夏,见他不像是试探自己,搓了搓手,“阿爹,儿子,儿子就谢过阿爹了。”
黄茂林得了十三两七钱半银子,加上自己头先剩下的一两多银子,他忽然又有了十五两银子了。
本来空荡荡的钱匣子,顿时又充实了起来。
叶氏得了这笔银子,把梅香关在了家里,暂时家里柴火够用一阵子,先不进山了。
冬月中旬的一天,大房董氏忽然来报,小姑子韩氏生了个儿子,邀叶氏一起去送月礼。
叶氏早就准备好了,五十个鸡蛋,一套小棉袄,再加一百文礼钱。她和韩氏关系平平,这样的礼也够了。
恰逢那天是集,虽然天冷,好在是个大晴天,叶氏一大早把梅香送到了镇上,然后赶回来换了衣裳,带上兰香和大房二房一起往小姑子家去了,明朗兄弟二人都在家里读书。
叶氏离开镇上后,梅香就一个人在那里看摊子。
她在这里干了大半年了,来赶集的人都认识她,知道这是韩家油坊的那个丫头,别看她长得细条条,说话细声细气斯文的很,听说力气贼大,等闲壮汉都不是她的对手。
而且,这丫头的男人就在对面卖豆腐呢,和那巡街的张家黑小子还有交情,一般人也不敢来惹梅香。
黄茂林早上在面馆吃了碗面,给梅香倒了一杯水过来,梅香怕喝多了要出恭,只拿着热水暖手。